只不過與斯科爾茲內策劃的特種作戰計劃有了一些改變。
……
坐在小漁船上的李國仁,看著河道兩岸的稻田,他的神情隱約帶著些許興奮。
身入敵境,招待特殊使命!
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可為什麼會這麼興奮?
能不興奮嘛!
古往今來,有幾個人有機會親手締造一個國家,甚至親手選擇一個國家元首。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
“真沒想到啊,沒想到啊……”
李國仁沒想到什麼?
他從來沒想到,當初的一趟警察局之行,讓他結識了改變其一生的人,更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離開倫敦,來到婆羅洲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為的是什麼?
為的不就是今天嗎?
今天這是一個機會,如果成功的話,那麼將來歷史書上必定會有自己濃重的一筆!
在他的心裡如此這般盤算著的這時候,船靠岸了,岸邊已經有人迎了過來。
“李先生,一路還順利嗎?”
來人是重慶設立在曼谷情報站的站長丁雲,有些計劃,會有人反對,也會有人支援,丁雲就屬於後者。從陳倉那裡瞭解到婆羅洲那邊的想法後,他是雙手支援的,畢竟,身處一線的他清楚的知道,那些華人為了抗日作出了什麼樣的犧牲,他們理應得到回報。
“還算順利,潛艇送到外海,然後就直接上了船,這一路,倒也是無驚無險的。”
“能走海路自然是好,當初我們來的時候,都是翻山越嶺過來的,一路上沒少折騰……”
丁雲一邊說,一邊引著李國仁上了車,到了汽車上,他才說道。
“李先生,我們已經約好了陳先生,見面的時間,就定在今天晚上……”
他口中的陳先生,就是比利.帕農榮,他所召集的“自由泰人運動”,幾乎成為暹羅第二政府。上到皇族后妃、內閣部長、警察總長,下到民間愛國華商、知識分子、抗日誌士,都被團結到他的麾下。
他們襲擊日軍,蒐集情報,投運軍火,並派遣武裝特工接受盟軍訓練,返回暹羅籌備起義。而李國仁這次過來也是為了與其進行接觸。
汽車在曼谷的街頭行駛著,遠處似乎還有什麼地方在冒著煙——那是遭受轟炸的痕跡。
兩天前,從仰光起飛的200餘架B24轟炸機,在曼谷扔下了接近一千噸炸彈,這是戰爭爆發以來,曼谷遭受的最慘重的轟炸,三分之一的城區都遭受了打擊。
而在過去的兩天中,暹羅所有的城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轟炸,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以炸促變”,是盟軍試圖用轟炸迫使暹羅退出戰爭。
可是實際上,這不過只是兩萬英鎊。
只需要兩萬英鎊,就可以讓盟軍的幾位參謀人員制定相應的計劃,加大對暹羅的轟炸強度,從而把暹羅變成東方的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