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長安好> 453 新新之人,她甚愛之(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53 新新之人,她甚愛之(求月票) (1 / 3)

“……無際?”鄭潮定睛瞧了瞧,才算真正將人認出,滿眼意外地問:“你何故會在此處?去年不是隨族人一同遷往冀州去了?”

“途中有些變故分歧,阿姊便帶我離開了。”元灝並未細言,也不曾抱怨,看向常歲寧,神情感激:“幸得刺史大人好心收留,我與阿姊才能在江都得以安身。”

鄭潮會意,在心中略一嘆息,卻也並不深究,只感慨道:“你們姐弟二人能順利來到江都,便是莫大幸事……”

說著,見元灝穿著簡便的粗布袍,褲管微挽起,布鞋上沾了些泥巴,不由問:“如今你是在這農學館中學習?”

“是。”元灝道:“無際心中嚮往農學,便求了刺史大人身邊的王長史,允我入農學館。”

看著元灝眉眼間雖依舊存五分稚嫩,但神情卻堅定坦然,鄭潮心中那短暫而淺顯的惋惜之感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說的欣賞與欣慰。

小小少年周身仍有端方文氣,粗布衣衫不曾掩去他的書卷氣質,反而為他添了兩分“去虛存實”的可靠之感。

須知,這聽來尋常的可靠之感,出現在一個不過十一歲的孩子身上,卻是極罕見的。

“人之所學,一為修心明事,二為造福社稷生民……二者得成其一,便算學有所成。”鄭潮真心稱讚道:“而你小小年紀,二者皆備,實在難得。你祖父與父母若泉下有知,必然也十分欣慰。”

後半句,元灝並不確定——他不確定祖父和父母是否會願意看到他如今的選擇。

自他出生起,祖父和父親便將他當作了未來的元家家主栽培。

可如今他們不在了,昔日的元家也不在了。

現在和以後,他只想和阿姊好好地活下去,若有餘力,他還想讓更多像他和阿姊一樣的人、或處境比他更惡劣的人,都能活下去。

人想活,首先得吃飯,所以他選了條最“直接”的路。

與鄭潮短暫地敘舊罷,元灝與常歲寧道:“大人,請您稍等上片刻,無際去去便回!”

常歲寧含笑與他點頭。

元灝很快跑走了,這間隙,幾名農學館的先生和七八位通曉農事的婦人聞訊上前來,在茂管事的指引下,向常歲寧行禮。

常歲寧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們,與他們問了些館內之事。

說話間,元灝跑著回來了,他雙手各拎著一隻沉甸甸的籃筐,筐內滿滿當當竟全是菜蔬,常歲寧瞧去,只見有胡瓜,茄,韭,還有好幾種青色茹菜。

“這些皆小子所植,今日初才摘下,本欲讓人送回刺史府的——”元灝道:“大人既至,剛好親手獻與大人!”

見元灝提得略吃力,康芷適時上前接過,有兩棵韭菜掉在地上,元灝忙撿起來放進筐裡,很是珍視。

常歲寧抬手輕翻了翻,菜蔬皆是常見的菜蔬,但是不常見之處在於看起來十分鮮亮,賣相上佳,以及:“這些並非時令之物吧?你是如何種出來的?”

元灝:“回大人,這是小子和幾位師傅,在去年臘月時,陸續在溫棚中植種而成。”

常歲寧看向他:“溫棚?”

“棚屋封閉良好,下通火窖送溫,是為溫棚。”元灝道:“此法乃書上所載,百年前便早有人用過,只是未能大範圍流傳下來,因為……”

元灝說到此處,欲言又止。

“因為此法現世時,彼時在位的天子,以及許多儒家官員嚴斥了此法。”常歲寧接過他未敢說完的話,道:“他們認為,不時之物不食,此乃違背天地時令之物,食之有傷身體根本。”

雖提及天子與儒家之說,常歲寧的神情卻並不嚴肅或忌憚,而是笑著問元灝:“那你呢,你是如何看待此種說法的?”

得她此言,元灝才敢略放低聲音道:“小子認為,相比此中所‘傷’,飢餓和黴變、腐壞之物帶給人的傷害更為直觀嚴重……更多時候,百姓於飢寒時,有東西飽腹,才更為重要。”

他並不直接反駁所謂“不時之物”會傷人的說法,因為如今他也無從證明反駁。

他只說自己認定的:“再者,溫棚種植之法,若果真是為‘逆轉時令’之法,那也是為一大進步,若能深入鑽研,說不定能帶來新的思悟。”

縱觀古今,一種全新之技的產生,影響的通常不止是這件事物本身,而是可藉由此中帶來的技術進展,衍生出更寬廣多面,意想不到的影響。

元灝說罷,未聽到常歲寧的回應,趕忙抬手施禮:“這些皆是無際空口而談,或不可取,大人聽一聽即可……”

“不。”常歲寧回過神來,笑著道:“我認為甚是可取。”

她方才一時走神,是因想到了自己——嚴格說來,她不就是最大的“反時令”之物嗎?

像她這種陰陽逆轉者,都可存於世間,這些漂亮新鮮的菜,為何不能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