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一份報紙,上面也許只有幾百字。卻已足夠他們瘋狂的追捧了……所以,這《大漢報》一出,反而是這些人,買得更多。
一時間,人人都在談論《大漢報》。在茶館,甚至各個團體中,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傳讀著,議論著。
“當今聖上真是英明,開天劈地以來,再無人能出其右。便是秦皇漢武再世,也絕無人能越過今上……”
“不錯,當今聖上果絕英明,馬上能開疆闢土定江山。馬下安萬民。立文武雙院以定傳承,定勞役以平窮苦。如今又開設《大漢報》,以無人能及的勇氣開民智……嗚呼,吾等能生於此世,無千年功德不能得……”
“可不是,這幾天,俺照著這《大漢報》,都認識幾十大字了。這個,這個,大字,漢字,報字……還有這個,這裡還有俺的名字。這裡有個萬字,這裡還有個鐵字……以前俺爹就想送俺去讀書來著。可惜,當年俺們沒趕上好時候。還是皇上他老人家英明,開了文院,俺把娃給送去當讀書人了。如今,俺也能認識字了……俺回去,婆娘也能跟著認……以後俺老萬家一家子都是識字的人了。”
這位萬鐵的話,引起了一片的人跟著點頭。無疑的,大家都有著一樣的經歷。
而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看的又不同。
他們更注重內容,“大漢報”三個字,是皇上親筆所書有沒有?那內容是某個知名大儒親自執筆有沒有?哪篇文章是當朝宰相所寫有沒有?那首詩是大才子某某所作有沒有……不論是哪一個,都不是他們平時能看到,能接觸到的。
而此時,只要三十文錢,就能擁有?
“不愧是大師的行文,這遣詞,這造句,尤其是這個……字,用得真叫出神入化……”
“不愧是宰相,這策論所言,真是……讀君一篇文,如宦海浮沉數年。字字珠璣,金玉良言……”
“聖上手書,我要將之裱起來,掛在書房,將來當傳家寶……”
“……”
皇宮裡,樂家幾個兄弟,因為人少,而且因為幾位女眷也出力的緣故,所以,她們也全都在。七個人兩兩聚在一起,樂宏獨自一人一位,也在討論《大漢報》的問題。
不過顯然,他們討論的差距題,跟外面的人是有區別的。
“兩個月一期,會不會隔太久了?相同的報紙,已經印了十一回了。”樂宏很認真的問道:“文院裡的那些人,一個人都要買上至少三份。”
樂固訝異的問:“他們買三份幹什麼?”
樂宏嘆氣:“一份自己看,一份收藏。剩下的送人。”最後無奈道:“如果要送的人多,嘖……我知道最多的一人,一次買了一百多份。”
“……”所有人全都無語了。
只有七景覺得理所當然。
在皇權世界,打上御字的東西,若還是積貨在庫,那這皇帝估計也就該被推下臺了。
“慢一些好。”樂泰搖著扇子,笑眯眯的道:“慢一些,也讓他們好好的緩一緩。緩過來了,後面才好繼續。”
“我只是怕下個月的那份,賣不好。”
樂泰搖頭:“所以才更要慢一些。”
樂宏想了想,“唔,確實。”頓了一下,又看向樂辰:“四哥,後面真的要將這《大漢報》專門成立個部門嗎?”
樂辰點頭:“只要《大漢報》能一直辦下去,那麼,就必定要獨立開來。”而且,必須牢牢的把握在帝王的手裡。就像他的小七說的,那將來就是國家對外的嘴,也是形象,說什麼,做什麼,是個什麼樣子,都必須掌握在皇帝的手裡。
“那麼如今的那些人,將來必定要面臨一個選擇,是留在《大漢報》還是留在原來的位置。”樂辰勾了勾嘴角。他就是要讓他們全都動起來,這人啊,還是要時不時的動一動才好。
樂宏哈哈大笑起來:“到時那些老傢伙就有的好戲看了。”
樂泰笑著搖頭:“你怎麼越來越孩子脾氣了。”
樂宏不以為忤,反而越發得意:“泰哥,你不懂。這些老傢伙一個個傲得不行,尤其是這幾天,一個個面上端得到是清高,背地裡不知怎麼樂呢。等到時候,一旦扯上職位,看他們還能清高到哪裡去。”
樂泰笑著搖了搖頭,乾脆轉移話題:“第二版的內容,似乎還沒刻出來。該讓人催催了,若是再晚,怕是要趕不上時間。”
“我已經讓人催了,這兩天就會好。”樂宏笑了起來,“話說,四嫂,那第一期的印板不如賞我了吧?等過個幾十,不,也多幾年,肯定就價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