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攪動九重
南京,皇宮之中。
朱雄英抱著太子與何夕在後湖之中游湖。
朱雄英與何夕之間的關係確定,雙方之間的相處,也越發自然了。
朱雄英說道:「姑父,將來海外就藩,不知道想去什麼地方?」
何夕一聽,就知道朱雄英所說的就是南洋的戰事。
何夕對海外就藩這一件事情,感覺很複雜。
他很清楚,朱雄英是對他的封地,根本就等同於海外藩國,這也是贖買他手中的權力。
周朝封藩的時候,以齊為大,而齊國,就是姜太公的封地。何夕而今的權力,算不上大明的姜太公,但是若說是大明之周公,卻是合適的。
只是何夕對海外封藩,看來不過是換一個地方任職而已。
算得了什麼?
他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地之主,世襲罔替那種。
但是局勢一步步到了而今,他自己不去海外就藩,不僅僅他,連同的他的親信部下,恐怕都不會有好下場。
已經是既定事實了。
何夕也沒有多在意。
畢竟,在他看來,海外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經營得很繁華的。而今,大明工業化程度雖然低,但是南洋已經是大明的內海了。而這一次南洋攻略成功,不出十幾年,孟加拉灣,也是大明之內海。
有大明的工業能力的支援,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建功立業。甚至一個營的兵力,橫掃一國,未必不行。西班牙人能做到的事情,大明自然不可能做不到。
問題是美洲距離大明太遠了,而南洋就在眼前了。
何夕說道:「臣聽陛下吩咐。」
朱雄英說道:「那天竺如何?」
何夕一愣,說道:「這有些太遠了吧。」
朱雄英說道:「不遠了。姑父對天下有再造之功。朕礙於祖宗制度,不可封王。不過,可以讓姑父提一旅之師西進,於提天竺之地,自立一方,姑父覺得如何?」
朱雄英最擔心的事情,從來是何夕不退出大明。
朱雄英與何夕之間,兩人是相互害怕的。
朱雄英是怕何夕有非分之想。他雖然知道,何夕大概是沒有的。但是問題是,何夕有這個能力。此其一也。其二,就是怕何夕的能力,他不知道多少次在內心之中策劃,反對何夕的政變。
但是最後都放棄了。
就是擔心,一旦事情不成,將來應該如何收場啊?
所以,他給何夕畫大餅。一方面是安撫何夕。一方面是做給別人看的。
政治鬥爭之中,永遠是堅定支援某人一方的人是少數的。大多數都是中間派系,不管是什麼時候,爭取中間派系,都是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