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四十章江南鐵路計劃的必要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江南鐵路計劃的必要性 (2 / 2)

這一個工程自然是僱傭制,招募百姓是要給工錢的。也算是對大明百姓的賑濟。

何夕也覺得,南京這邊的經濟,會出現很多問題。一時間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南京經濟本質上是兩種危機,那就是北京資本對南京的剝奪,另外一種,就是工業化對江南優勢產業的衝擊。

這兩者,一時半會都停不了。原因也很簡單。

這兩件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何夕也無法阻止。

何夕想來想去,先給這些地方加一針營養液。就是何夕現在立即要做的江南鐵路工程。給當地引入更多的活力。讓更多的百姓有口飯吃,從而熬過這一段時間。

不過,何夕也始終確定。那就是江南地區其實很有發展潛力的。

只要熬過了這個艱難的轉型期。江南地方將會有光明的未來。

到那個時候,就不需要何夕做這麼多了。

只是單單是江南鐵路,就需要不少資金的。

即便楊士奇瞭解到修建江南鐵路的必要性,他依然苦著臉說道:「大人的心思我懂了。只是朝廷手頭是不夠的。」

何夕說道:「無法,借新還舊,或者專項的鐵路債券也是可以的。在江南也建立一個資本市場就行了。」

大量南京方面的企業被拍賣,朝廷自然回收了相當多的資金,大概有一兩億元之多,這是一筆鉅款。勝過朝廷一年的歲入,但問題是,這一筆鉅款,衝抵朝廷的債務並不會太多。

無非是還了之後,再借一部分而已。別的不說,如果是借錢修鐵路的話,自然會有很多人願意買賬。畢竟,交通部因為對鐵路經營有管轄權,而今已經成為最富的部分了。

單單說一門生意的話,鐵路也是賺錢的。

以鐵路作為抵押,發行債券的話,是有人買賬的。

而且何夕也不僅僅是為了一個鐵路債券,何夕是為了一堆鐵路債券。這麼多鐵路,靠朝廷的財政結餘,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好。

而如果發行鐵路債券,就能興起整個大明鐵路建設的高潮了。

這一件事情的閘門就在何夕手中。何夕也要看看經濟形勢,看下面變法推行的情況,從而決定要不要放出手中這個大殺器。從而爭取更多人的支援。

但是與北京一樣,一個證券市場也是需要的。

楊士奇聽了之後,暗暗鬆了一口氣,何夕這些舉措還沒有超出他的理解範圍,這很高。但是楊士奇內心深處,也是有一些不安的。

似乎整個天下,也只有何夕不講二十多個億的國債當回事。

不打仗了,將債務給壓下去,幾乎是所有的大臣的想法了。也就是何夕不大一樣。何夕雖然也有將債務壓下來的想法,但並不是為了實際的需要,更多是為了應和更多人的心思。

在大明,當絕大多數人認為,朝廷欠有國債,是不體面的行為。何夕也只能想辦法將國債壓縮到零,但是實際上作為一個國家,適當的負債,問題其實並不大的。

只是適當這東西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看法,最少在大明這些理財之臣眼中,這個適當等於零最好。

但是這並不妨礙,何夕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在他看來,有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大膽的財政政策,雖然最終目的是將債務給壓下來,但是何夕並不反對,他在執行之中,讓債務有一個上衝的過程。

楊士奇問道:「這一件事情陛下是怎麼看的?」

何夕眼神淡然的看了楊士奇一眼,讓後者感受到一些壓力,但是楊士奇不得不問,因為,這樣的政策,如果沒有朱雄英的支援,是會出現很多問題的。

問在前面最好。

何夕說道:「你放心便是了。這一件事情,我已經與陛下說過了。」

朱雄英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何夕的金融魔術,但是一來他相信何夕,再者,他也不想與何夕發生衝突。正因為何夕正一步步實現自己退下來的流程。朱雄英才不敢在具有事務上反駁何夕。

畢竟,他擔心因為這些事情,引起何夕的心態變化,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而且就朱雄英而言,他對南京是有感情的。雖然他將來也有遷都北京的想法,但是並不妨礙朱雄英想要建設一個富裕的南京。

畢竟,從洪武朝,大明對南京附近府縣減免賦稅近三十年。南京民心向朱。如果不是朱英雄也姓朱,其餘軍隊打過來,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打下南京城的。

這種風格朱雄英覺得需要保留。

他不介意為南京,與南京周邊的發展砸錢的。更不要說,鐵路這種幾乎上不會賠本的生意。自然也是敢下手的。

只是楊士奇的舉動,讓何夕覺得很不舒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