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天下的變化
這種局面,何夕不得不出面了。
他不出面,這個局面就沒有人能夠收拾了。
只是何夕看著沐春兩個熊貓眼,有一種忍不住想笑的衝動。畢竟沐春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有一些基業,所以沐春從小就是富貴公子出身,相貌堂堂。畢竟,人的相貌,一半是先天的好,一半是後天的。從小養尊處優,衣食良好,即便底子不好,也不會糟糕到什麼地步。
沐春就這樣的,他雖然年紀大了一點,但也是中年老帥哥。而今多了兩個熊貓眼,更不要說,這熊貓眼之中憤怒的火光。
實在更令人想笑。
只是而今實在不能笑。何夕只能好言好語,好生安撫,讓他大人有大諒,不要與對方一個書生計較了。
沐春也只能忍了。
一方面是何夕的面子。何夕這樣的人物,既然開口了,他總不能不從。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知道,他而今即便是報復,也不可能讓對方怎麼樣?無非是讓對方道歉,但是沐春想要的是道歉嗎?
沐春這樣的人,缺區區一個道歉嗎?沐春想要的是,對方去死了。對於沐春來說,面子有時候比性命都貴重。
面子上過得去,表現的自己寬宏大度,但是實際上,沐春已經準備好了,等風頭過去了。姓薛的可以去死了。
何夕未必沒有猜出沐春的想法。但是那又如何?
倒不是,何夕不想幫助這個薛姓書生。但是他更知道三點。
第一,能來這裡的人,每一個都不好惹的。他們背後都是有人的。而河東薛家,也算是源遠流長了。從南北朝到隋唐,史書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三百多人。而且在南北朝的時候,在河東有自己的地盤。僅次於五家七姓的頂尖豪門,其中雄霸西涼的薛家父子,更是李世民一場敗績,薛仁貴等人,更是赫赫有名。
當然了,而今是大明不是隋唐,薛家也風流雲散,不復當初了。何夕沒有聽過河東薛家有多大的勢力。但是他能代表山西本地豪強來到這裡,定然是有原因的。
即便何夕現在還沒有查清楚這個原因。但並不妨礙,何夕認定這個事實,這可不是簡單的黔國公持強凌弱,一般人敢打一個國公,打之後沒有想過後果嗎?
何夕才不相信的。
何夕才不會爛發善心。
第二,沐英畢竟與何夕關係不錯了。沐英不在了。何夕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理由,也不能幫別人。不幫自己的侄子。
更不要說,沐春也算是吃虧了。
最後,也是基於沐家實力。沐英不在了。沐家又從經營日久的雲南撤了出來,更不要說,更不要說而今軍中正是隆武勳貴與洪武勳貴之間的替換。沐家的實力將來還會衰落。
沐春能有多大的能力報復北方的地頭蛇,也說不清楚。
這或許,沐春被打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是沐春如此惱怒的原因。
面子上的事情,看似僅僅是面子,但是本質上,卻是裡子的問題。
何夕這邊安撫了沐春,隨即又召見了這位狂生。
何夕首先看到的是這個人的資料。
薛貞,以儒學聞名。在宋訥門下求過學。在河東聚眾教學,拜入門下有數百人之多,河東稱之為薛師。聞名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