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耿炳文之死
瞿能還是很尊重耿炳文這位老將的。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圈裡的人物。如果沒有這一場南北之戰,說不定,他瞿能在某些事情上還會求到到耿炳文門下的。
而今這個情況,耿炳文想要做什麼,瞿能大概清楚。
只是他忽然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嘆息一聲,並沒有說話。示意令身邊的人等一會兒。
不過一會兒功夫,裡面傳出痛哭之聲。
耿炳文自殺了。
耿炳文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其實也差不多到油盡燈枯了,即便能熬過去,又能活幾年啊。雖然很多時候人們都說生命是無價的。但是賠償上,老人總是比青壯年賠償少。也是一樣的道理。
以耿炳文的身份地位,他只要投降,一定能活下去,甚至榮華富貴或許還能保留一部分,但是未來在政治上的處境,一定不會好的。
到了耿炳文這個年紀,不想接受今後十幾年的憋屈生活了。
早幾年走,晚幾年走,又有什麼區別啊?
耿炳文死之前有遺言,令身邊的人全部投降。瞿能上前瞻仰了耿炳文的遺容,耿炳文臨死的表情,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讓瞿能不勝唏噓。下令厚葬。
耿炳文之死,算是關中戰死落下了帷幕。
耿炳文不在了,再也沒有人維繫軍心士氣。南軍在關中的統治徹底崩潰,北軍所過之處,望風而降,甚至幾個騎兵,就能讓一個縣城投降。數千人向幾百人投降。
簡直如同狂風掃落葉一般。
在關中地區,也只剩下兩個地方了還在南京手中。第一就是潼關。
很早的時候,耿炳文擔心潼關的問題,就讓潼關由河南方面管轄。雖然說,潼關是對東側的防禦更嚴密一些。但是而今,卻是西側最為危險。
於是。耿炳文為了以防萬一,還有統一調配的需要,這才讓洛陽管轄。也就是盛庸負責。
所以即便耿炳文全軍覆沒了也不會有事情。
只是情況更加岌岌可危了。
其次就是藍田。
耿炳文不打沒有把握的戰事,他既然要帶著主力撤退到藍田,很早就在藍田有所佈置,因為交通便利,南方來的大量物資都雲集在藍田附近。
再加上藍田已經在秦嶺山腳下了,有地利存在。
耿炳文原本的佈置,足夠抵擋北軍的攻勢。
雖然說,耿炳文之死,大軍近乎全軍覆沒,但是依然有兩三萬人逃回來藍田,再加上藍田原來的駐兵,足可一戰。
而且這將士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南逃,而不是北投,就說明他們是南京的死忠。在很多事情上已經與南京方面分割不開了。
雖然人心浮動,但是想投降的人倒是不多。
只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在藍田逗留,直接跑到河南去。好在明軍到底開過未久,軍中還沒有腐化墮落,雖然打了敗仗,折了主將。但是洪武年間積累下來的老將,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