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九章蘇伯衡的評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蘇伯衡的評價 (1 / 2)

第九章蘇伯衡的評價

蘇伯衡的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只是他還在努力的翻閱元代的史料,而今他已經數量的掌握了蒙古文,藏文,甚至回鶻文,從而做到能夠整合各方面的資訊,充入自己的編寫的《新元史》之中。

這一部元史是蘇伯衡生命的延續。

蘇伯衡之所以如此努力,因為在蘇伯衡看來,這是一部不遜色於前四史的偉大著作。

就史學水平來說,後面的正史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足以讓他們與前四史並列,但是在蘇伯衡看來,最重要的是,後世史學家在史學上創新不多。

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名垂青史。不僅僅是司馬光史學水平,更重要是司馬光在體制上的創新。

同樣的前四史,水平比較高,更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正史體制。之後所有朝廷都在後面因循,更不要說有開創之處了。

而今蘇伯衡這一部就不一樣了。

在何夕的思想指導之下,蘇伯衡史學突破了原本本紀列傳等體例,增加了很多經濟政治專門史的內容。甚至佔據整個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元朝時間短,但是與傳統的中原王朝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元朝的很多事情,溯本追源,其實並不是中國的傳統,而是來自於西域其他文明。

比如說,元朝達官貴人與回回商人合夥做海貿生意,都擺在檯面之上,甚至搞出很多花樣。這也是回回商人一系在元朝政壇上佔據一席之地,甚至逼得儒學一派,生死相搏的地步。

這些不同與傳統中國的變化,要一一寫清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然要有很大的篇幅了。

這些變化,原本是傳統史家不注意,或者說不太注意的地方。

不過,蘇伯衡也感嘆,他的身體已經不足以讓他完成這一部宏偉大作了。還好,他有自己的衣缽傳人。黃觀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在學術上,蘇伯衡看來非常有靈性。

有黃觀在,足以完成這一部史書。

如此一來,他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蘇伯衡想到了自己弟子黃觀的時候,黃觀也來看他了。

黃觀心思重重,他對蘇伯衡十分敬愛,的確是如師如父,但是對於何夕的態度,卻又一點不那麼恭敬了。無他,北京明眼之人都能看出來何夕是一個權臣。

而且是一個相當厲害的權臣。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權臣都是敬而遠之的。

畢竟權臣沒有什麼好下場?做得好的,不過是曹操司馬懿。這樣的人正統士大夫是不願意接觸的。即便必須接觸,也不願意跟隨他們做一些髒事。落得個華歆的下場。

最少也等篡位之後,畢竟不做二臣嗎?

而且一個不好,就跟隨何夕誅殺九族了。那又何必啊。

只是何夕這一篇文章,讓黃觀看不明白了。他思來想去還是來請教自己老師了。

黃觀請蘇伯衡看了一篇文章,蘇伯衡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一遍,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準備吧,將之前的稿子推倒重寫吧。」

黃觀萬萬沒有想到蘇伯衡是這樣的反應,說道:「老師這是為什麼?之前的稿子,不都是您的心血嗎?怎麼忽然推倒了嗎?」

蘇伯衡何曾不心疼,他之前寫的文字,可以說每一個都是他的心血煎熬。但是他還是下了這個決心,說道:「文章合為時而作,你要明白這一點,宋濂文章在我之上,對自己的文字,也是非常在乎的。但是他留下一坨屎一般的元史。那是為什麼?因為太祖皇帝當時需要這一部元史。而今也是如此,我也沒有想到,何夕敢做如此大的改革?但是我敢肯定,

此文一出,當今天下與之前截然不同,我這些新元史,也變成了舊元史了。即便寫出來,也不過是舊史的尾巴。而不是舊時代蓋棺定論的棺材釘。」

「天下能做第一,何必做第二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