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一十二章登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登基 (2 / 2)

甚至何夕懷疑,燕王的糧食缺乏到底是真是假。這甚至是燕王對北京的一種安撫,讓北京知道,他其實有弱點的。好建立起雙方的互信。

何夕說道:“這一件事情,你與楊士奇碰個頭,好好商議一下,然後將燕王的要求打個折,限定每月的限額。讓他們來運。”

要給,但也不能都給。

雙方的糧食貿易要一直維持得住,也算是雙方一種合作態度。

解縉說道:“下官明白。”他微微一頓說道:“南洋總督府陸家是因為,經濟困難,希望得到我們的貨物,只是,而今,福建一帶查船,查得厲害,他們不得已才北上的。”

何夕對於南洋的貿易從來是重視的,無他,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市場,就是南洋。或者透過南洋轉到西洋的貿易。這是能吃下北京很多產能的。能給北京帶來很多真金白銀。

何夕說道:“他們不能繞道東大洋,北上琉球嗎?”

解縉說道:“這個辦法,他們倒是沒有提過。”

繞道東大洋,也就是繞過臺灣島,從臺灣島一東北上,這裡的風浪與臺灣海峽裡的風浪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船隻有很高的要求。

何夕說道:“你找人商議一下,不行就去找方家,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總之,儘可能打通海上運輸線。”

解縉說道:“大人,以下官之見,他們的想法,可不僅僅是繞道就可以的。”

何夕不懷疑解縉的智慧,心中一動,說道:“你有什麼想法?”

解縉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大人,倒不是我有什麼想法,而是我大兄告訴我一件事情,我思來想後,覺得要告訴大人為好。”

何夕說道:“解綸?”

解縉說道:“正是。”

何夕說道:“他有什麼事情,不來告訴我?”何夕看似埋怨一句,但也知道,現在的解綸不是當初的解綸了,當初的解綸不過是何夕麾下的一員,而今的解綸家財萬貫,更有一個列位大學士的弟弟。

他不再是何夕一派的人了。

何夕繼續說道:“他有什麼想法。”

解縉說道:“大人,自從開戰以來,我們與南洋的生意,必須經過南京那邊的人進行週轉,而那邊人,很是貪婪,從中間牟取暴利,而今本來就生意難做。還要給他們一筆,不僅僅是解綸,很多人都不是很滿意的。解綸說,旅順造成廠大船早就已經下水了,難道不能,先打通海道,拿下山東與臺灣?”

何夕心中一動,不知道什麼感覺。

解縉而今好像是為解綸說話,但是他本質上,是在為資本代言了。解縉本身並沒有這個覺悟。他只是覺得,南洋過來的人,估計也是這個意思。

大明內亂之後,生意不好做。這是真的。不管何夕有了什麼手段,北京商品是市場都在萎縮之中。原因也很簡單,其實在洪武朝的時候,北京的商品進入各地吧,就遭遇到了很多人的反抗與抵制。

而大明內亂之後,地方上的反對力量,更是藉助官方的力量,將原本大明商品的銷售渠道,給清掃一空。這種情況下,北京的新興資本家們受到極大的打擊,也在情理之中了。

即便何夕拼命打通商道,本質上是恢復,而不是開拓。如果不是何夕投入鉅額經費,投入戰爭之中,從而帶動了相關產業,而今就不是單單難受那麼簡單了。

當機器不能生產。沒有利潤的時候,那就是負資產了。

只是何夕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提出這個想法,打通商道。倒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戰事的底層邏輯,就是未來商品尋找市場。與未來商業戰爭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何夕對此感到高興之餘,也感到悲哀。

高興的是,或許大明帝國主義,會從他手中冉冉升起,悲哀的是,未來或許沒有了列強,只有大明瞭。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