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文化戰爭的開始
何夕自然會有罵名,甚至罵名還不小。
畢竟,讓天下讀書人都不高興的事情,何夕做了。還能在讀書人哪裡得了好嗎?
但是朱雄英卻很高興。
無他,他覺得何夕是在表面心意。
無他,何夕如果留戀權力的話,是決計不能做這一件得罪太多人的事情了。這一件事情一出來,一旦天下太平,何夕的位置就會立即不穩定。
無他,治理天下少不了讀書人。
而今天下最多的讀書人,就是那群學文言長大的人。
何夕怎麼可能受歡迎啊。
何夕說道:“陛下,臣的心意早就說過了。臣從來是不在乎權力,只在乎做事,只要能將變法推行下去,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臣都心甘情願。”
何夕這一番話,是實話。但也不是實話。
是實話,何夕是想功成身退。
不是實話在於,何夕從來不覺得古代文言文能與白話文爭鋒。
即便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白話與文言並存的情況。但是白話必將戰勝文言。
原因無他,就預言本身,文言的生命力遠遠比不上白話。文言僅僅是書面語而已。白話有那麼多人在說。使用人數多少,本身就代表著生命力的強弱。
更不要說,這雙方背後的支持者。
文言文背後的支持者是儒家,而白話文的支持者,是軍隊的軍人,工人,乃至於何夕所倡導的新學。即便再推崇古代文化的中國人也不得不承認,現代文明是勝過古代中國的。
何夕提煉的東西,雖然現代文明的一爪半麟,甚至體系並不完善。但是依然要勝過古代文明的。
這一場漫長的文化戰爭,勝利者一定是白話文。
白話文勝利之後,何夕會是一個什麼地位?
只是何夕對這個並不是太在乎的。也沒有想用這個謀取政治上的好處而已。
雖然朱雄英與何夕準備南巡。但是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關乎滄州慘案的宣傳就已經開始了。
一時間,解縉發動了幾乎所有的渠道,將滄州慘案這一件事情傳遍天下,即便是南京城中,也有無數小報。詆譭傅友德。傅友德的名聲一下子變得臭不可聞。
如此一來種種壓力都壓倒了傅友德身上。
很快傅友德都接到了命令。
讓他回家述職。當然了,還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就是參加皇帝的婚禮,也就是他女兒要出嫁了。
傅友德在安陵堡外面大營,也輕輕一嘆。此刻秋天快走到了盡頭。北方大地即將變得冰天雪地了。倒不是說不能動兵。但是不管怎麼說,北方的冬天打仗,需要注意的事情相當多。
北方的冬天,雖然不如莫斯科的冬天那麼駭人。但是大軍出動所需要的準備也是很多的。
再加上之前的敗仗,給傅友德帶來很多很多東西,他需要時間去調整。以全新的戰術體系來迎戰北軍,最少以現在的打發,是完全打不贏的。
所以,他也想回南京了。
因為這一件事情,不是他在這裡能夠做到的。
傅友德將大軍交給副手之後,就輕車簡從,回到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