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 (1 / 2)

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

何夕說道:“土地兼併,最大的問題是農業生產的風險,遇見荒年,百姓無法生存,只能賤賣土地,從而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如果銀行為百姓貸款”

“青苗法?”劉璟打斷何夕的話,說道:“你要重啟青苗法,你可知道青苗法有多少惡名。”

貸款給農民,讓百姓渡過難關。這就是王安石所謂的青苗法。只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讓新法惡名昭彰。劉璟一聽就知道何夕說的是什麼。

何夕說道:“我現在還在乎什麼惡名不惡名的?青苗法的惡名也好,善名也罷,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在我看來,青苗法之所以失敗,並不是立法本意好與壞,而是執行出了問題。”

劉璟說道:“你細細說說,你準備怎麼樣推進青苗法。”

何夕說道:“首先放青苗款的是銀行,不是官府。其次青苗款是要有抵押。”

劉璟說道:“以土地為抵押?這不好辦吧。”

劉璟很明白,土地對於百姓意味著什麼。貸款還不上,就要收他們的土地,看上去是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執行起來是非常難的。

關乎到自己的實際利益的時候,老百姓都會變成了刁民。很多時候根本不會說理。

特別是農民團結在一起的,敢收他們的地,他們就敢殺人,搞出民變來,而這種民變,在封建王朝什麼時候都有,即便所謂太平盛世,一年也有不知道多少次。

為什麼說土地兼併是巧取豪奪。

因為對於中國農民來說,不用盡一切辦法,非法的合法的乃至暴力,是不會放棄自己的土地的。並不說,土地兼併之中,完全沒有合法的。但是規模一大,非法的帶血就多了起來。

只是比例問題而已。

放在青苗貸上。

你讓不讓下面有強制的能力。如果有的,銀行一定會成為土地兼併的主力,很多地主都與銀行的某些人合作藉助青苗法來進行土地兼併,不讓下面有這樣強制的權力。

那這個就推行不下去。

後世農村還是很多網路貸款的禁區,這個時代的民風只有更加彪悍。

何夕說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將土地進行一個簡單整理。你在遼東經營多年,而今有足夠的新工具,維持多大面積的土地最方便經營,成本最低。”

畢竟經營土地不僅僅需要人力。

雖然說何夕已經開發出很的農業機械,這些機械,還是需要人力驅動,但已經讓人的勞動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但是農民置辦這些東西,也是要用錢的。

而農業生產的特性,也就農忙的存在。根本不存在借農具的可能。

畢竟你忙的時候,別人也忙。

一家人十幾口人,男女都有。藉助這些先進的工具,能耕種多少土地。

這一件事情,問別人肯定不知道。但是問劉璟一定知道。

因為劉璟在遼東做的事情,就開荒屯墾,遼東的土地雖然不是無邊無際的。與劉璟手中的人力物力相比,就好像是無邊無際的。

這種局面之下,劉璟必須儘可能發揮出人力的效力。

工具是不缺的。畢竟有瀋陽鐵廠在。

劉璟沉思了好一陣子,說道:“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想過。但是我想來應該在一百多畝到兩百畝之間。各地情況不一樣,也要具體分析。如果再加上幾頭大牲口。會更多的。”

何夕說道:“那好,我的意思就是,今後朝廷清丈土地,確定基本農田的不可分割。”

劉璟說道:“你的意思是?”

他有些不太明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