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本意,就是打一巴掌給一個棗。
晉王的心思,方孝孺很明白。如果沒有何夕制定的海
外封國之策。方孝孺也不會這麼大膽,但是有這個政策兜底,方孝孺已經準備好將來怎麼辦了。令晉王帶著他的軍隊,出西北入西域。
至於晉王能不能在西域站穩腳跟,能不能打下西域,對方孝孺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
那麼晉王全軍覆沒,也不過是按故事行事而已。
只是方孝孺萬萬沒有想到,朱允炆心胸可沒有那麼大,他冷笑一聲說道:「晉王無禮如此,朕不加以斥責,已經是開恩了。他還敢有異心不成。就按你說的辦。不過諸般賞賜,算了。」
方孝孺微微一愣,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他心中嘆息一聲,從山西威脅北京側後,這個計劃可以作廢了。
耿炳文而今在陝西掌兵,耿家在陝西影響力還是有一些的。引耿炳文入山西,也算是擴充朝廷在陝西影響力的一個辦法。只是即便如此,耿炳文要想發動攻勢,也需要山西本地配合,畢竟大明南方的人力物力最好是沿著運河北上,而不是繞道數千裡,去支援太原。
耿炳文所能依靠的更多是西北的人力物力。
晉王不配合,耿炳文想要發動攻勢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至於打成什麼樣子,方孝孺不知道。但是他有感覺,大抵是徒勞無功的。
只是僅僅是這樣,朱允炆依舊不甘心,朱允炆說道:「傳旨給潁國公,問問他,離京數月,有何功績告朕?」
這分明覺得傅友德動作太慢了。
在南京,朝廷上是沒有秘密的。
朱允炆在朝堂上說了什麼。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南京。
李景隆說道:「四爺,你怎麼看?當今的做法?」
被李景隆稱為四爺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武定侯郭英。郭英行四,姐姐是朱元璋的嬪妃,歷史上馬皇后不在之後,朱元璋的宮廷之中,郭貴妃當家。
而今馬皇后常年養兵,郭貴妃雖然沒有歷史上的地位,但是權力也不低,在後宮之中有重要位置。
因為這個原因,郭英在朱元璋時期是很受重用的,但是朱允炆登基之後,要給自己的人騰位置,傅友德從龍之功,韓國公一系也要安排。軍中的位置就那麼多。再加上即便到朱元璋嚥氣,郭英的位置站的很穩,朱允炆一日不是皇帝,他效忠就是朱元璋,而不是朱允炆。
朱允炆登基之後,徐達,他,包括李景隆一個個被壓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了,即便再給郭英一個選擇的機會。郭英依舊是同樣的選擇。無他,因為郭英知道,他在朱元璋面前耍花樣,朱元璋反手就可以讓他***光。
而他即便是在不正眼看朱允炆,也不過在家閒居。最多今後賦閒。反正他也上了年紀了。歇歇也好。朱允炆是不敢對他這樣的元老重臣怎麼樣的。
一個弄不過有生命危險,一個最多回家閒居,郭英怎麼選?也就可想而知了。
郭英冷笑一聲,說道:「說實話,老傅一個國公,老子僅僅是一個侯爵,我是不服氣的。但是再不服氣也知道,老傅是什麼樣的人?老傅打仗從來不知道膽怯,而且特別有章法,當初與湯和一起伐蜀,後發而先至。湯和還沒有入蜀,老傅就已經打到成都了。打得實在漂亮。不過也將湯和得罪死了。」
似乎人上了年紀,就喜歡回憶往昔,郭英說著說著,就由一些跑題。郭英將話題拉回來說道:「老傅打仗,向來是得理不饒人,咬住不鬆口。不要讓他看見機會,只要讓他看到破綻,他敢一杆子到底,將對面給打崩。縱然陷入千軍萬馬之中,也渾若無事。而今老傅不動手,不是因為別的。要麼時機不對,火候不足,要麼就是對面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