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促戰
朱允炆覺得李祺這種軟對抗,是看不起他的。
對了,就是。
而今是朱元璋在位,李祺連一個屁都不敢多放。更不要這種,看似恭敬,但實際上不屑地應對了。
但是李祺這樣做是有本錢的。
最大的本錢,就是李祺這一段時間拉攏起來的淮西集團。
其實被朱元璋打壓的將領,未必都是韓國公一脈的,比如趙庸。在政治上搖擺不定。但問題是,朱元璋在當初分割淮西集團的時候,是廢了好大的力氣。這些被壓制的將領,都有統一的訴求,那就是回到前臺。掌握大權。
這種來勢洶洶之態,就是朱元璋在世,也不是那麼好應對的。
否則朱元璋也不會將這些人全部殺了。
在政治上,肉體消滅,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手段。
李祺本來就繼承了李善長的人脈,再加上長袖善舞,就成為這些人的核心。雖然在朝廷之中,一時間還沒有多少大臣支援,但是在前線,京營,在地方,很多老臣都與李祺同氣連聲。
已經成為南京朝廷上,一個很龐大的利益集團。
就權勢上來說,不亞於藍玉在時。
不過,藍玉在的時候,朱元璋還活著,藍玉只能老老實實的。但是而今朱元璋已經不在了,面對朱允炆,李祺其實也一直在試探,很明顯,朱允炆的能力,不足以讓李祺信服。李祺也不覺得自己有必須尊重朱允炆的必要。
畢竟朱元璋是朱元璋。
朱元璋是千年不出的皇帝,朱元璋在的時候,朝廷上的權力結構是一回事,而今朱元璋已經不在了,未來大明的君臣關係需要重新界定。最少,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過,有一個朱元璋第二的皇帝。
朱元璋留給他們的不是陰影,而是噩夢。
當然了,李祺沒有造反的意思。
李祺知道,他即便登上那個位置,也坐不穩。但是並不代表,對於皇帝的某些事情,他不可反擊的。
方孝孺正是知道這一點,才立即開口,挽回局面,不能讓局面陷入更加不利的狀態之中。
朱允炆最大的優點大概是聽人勸。
只是聽人勸的前提,是認可這個勸他的人,而方孝孺就是朱允炆認可的人。方孝孺作為朱允炆潛邸功臣,朱允炆也明白方孝孺是有私心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的私心,有一點卻是沒有問題的。方孝孺是忠於朱允炆。
方孝孺代表計程車大夫集團,幾乎上沒有兵權,而儒家種種,最多左右君上,並沒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而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朱允炆聽方孝孺這麼說,雖然滿心不舒服,但是也收起脾氣冷冷的說道:「山西的情況該怎麼辦?」
「陛下。」丁顯說道:「臣以為山西問題,最好維持先狀。我們與逆賊的主戰場是在河北山東之地,而山西之地,山路漫漫,糧食轉運艱難,從南京運糧食到太原,是從南京運糧食到濟南開封耗損的數倍之多。故而,臣不建議與山西大戰。只要晉王不倒向賊人,就可以接受。」
「最主要的是,北方大戰。」
朱允炆說道:「難道朕就什麼都不做了嗎?」
方孝孺沉思片刻,說道:「不如陛下下旨加恩,晉王,任命晉王為宗正,入南京履職,如果他不願意,可以令世子代父履職。另西安耿炳文入山西,出井陘攻真定,分北京之兵,同時大軍在此,太原亦不敢妄動。當然了,其他方面也要安撫一二,比如封晉王諸子為郡王,令其可以擴軍一兩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