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一條正式鐵路
火器戰爭有什麼規則?
那就是防守優於進攻。
只要火器正常發射,不出現質量問題,防守總是優於進攻的。特別是加上合適的工事,而火器的進步更是讓這一點非常突出,這種情況進展的終極形勢,就是一戰的塹壕戰。
但在此之前,並非沒有特徵的。
只看人能不能抓住。
其次,就是消耗遠遠大於冷兵器時代,對後勤的依賴太重了。沒有後勤就沒有辦法打仗了。冷兵器時代,或許可以就地劫掠,解決糧草問題,而火器時代,是決計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後勤負擔太重了。
何夕就準備用鐵路來轉運後勤,一條鐵路,能勝過十幾萬人轉運後勤。..
鐵路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內心作戰。
方便調集兵力,從一個方向,迅速到另外一個防線。從而提高兵力的利用率。而這就是北京到營口鐵路的重要性,雖然說,營口到天津,從海道非常近,但是海上到底不平靜,一旦遇見風暴,或者能見度非常低的天氣,遼東與北京之間聯絡就非常緩慢,從北京到南方,還有運河暫時代替,但是從營口到北京的陸路太難走了。
只要修了鐵路,遼東就與北京連為一體,遼東十萬大軍可以迅速調動到京師,而京師的大軍也可以迅速調動到遼東,如此一來,就可以減少遼東軍隊數量,將更多的實力用在南方了。
同樣的,鐵路修好之後,物資調配速度提高了。這種情況下,北京方面就可以用更少的物資,維持住更大地方穩定。
畢竟,糧食不足,也是何夕內心之中的隱憂。
下面人不知道何夕的想法。只聽張宗德在講臺上將蒸汽火車與鐵路講清楚。
剛剛講完。張友直猛地站起來,說道:「大人,蒲州社願意免費為朝廷效力。只求大人給蒲州社一個機會。」
何夕說道:「不行,朝廷做事向來有規矩,從來沒有免費效力的想法。不過,而今國事艱難,朝廷用度,是有一些不足,朝廷有意發行國債,會給利息的。到時候,你可以賣一些,至於生意,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便是。」
其實在何夕看來,國債是福利。
無他,鈔票要大貶值了。雖然何夕會控制跌幅的,不可能跌的太厲害。但是不管怎麼說,而今持有大量現鈔,全部都是在賠錢。而國債不一樣了,國債有利息,不敢說多高,但是跑贏通脹決計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所有支援北京朝廷的人,他們的財產會得到保全,甚至可能小賺一筆,至於不賣國債的人。大概會賠上不少。當然了,對於老百姓來說,影響不大。
因為,整體上北京附近,人力資源緊張。
何夕會人為的提高工價。人力的價格會漲上很多。一來是供需因素影響,二來是何夕有意為之。從而抵消機器的成本,從而讓大工廠主轉變思維,從增加人手變成傾向於增加機器。
而何夕的鐵路工程,與之後的戰備與消耗,也會攤薄工業的成本,從而讓機器的價格下降。有更多的競爭空間。
何夕為了推廣蒸汽機,改造社會,也算是沒誰了。
各種手段都用了。
張友直種種僅僅是一個小插曲。
何夕也沒有想過今天就能定下來。因為何夕知道,這些人大多都是做不了主的。
必須讓他們與背後的商議之後,才能有結果。
而從北京到南京,最快的大概是從天津出海,到南京去。然後從南京再回來,這也需要一兩個月。這也是為什麼何夕要提前說這一件事情的原因。
他馬上去北巡,等北巡迴
來之後,正好與這些人商議大事。
不過,何夕不覺得大部門勳貴會拒絕自己的提議。
無他,賺錢嗎?誰的錢不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