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四十四章安撫人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安撫人心 (2 / 2)

只是事已如此,楊士奇與何夕關係如此緊密,他楊士奇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他還

糾纏這一件事情做什麼?基於已經上了賊船,最重要的是勝利,成功地將賊船轉化為官船。其他的都是小節。

只是楊士奇不說,何夕卻不能不說。

因為要統一思想。

雖然何夕傳播了很多新學說,但是忠孝這些大節,何夕是不敢觸動的。一來忠孝這個觀念,已經從儒家觀念,成為了大明普世價值觀,何夕否定,簡直是自絕於人民。

更不要說,忠孝這東西,即便千百年後,也不能否定,而今就能否定了?

同樣一場戰爭,有沒有正義性,對人心向背是很重要的,或許尋常士卒根本不在乎這些,畢竟,他們當兵打仗,無非是為了一口飯,更多的不過功名利祿。什麼正義不正義的,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

但是,對於楊士奇這些文官來說,卻是很重要的。

何夕必須與他們統一思想,最少要讓他們堅信自己的事業是正義的。

何夕與楊士奇談完糧食之後,何夕說道:「楊兄,你是不是好奇,為什麼我在北方囤積這麼多糧食?我是不是早有預謀?」

楊士奇說道:「不好奇。因為我與大人早就生死一體,不管大人做什麼我都生死追隨?」

何夕聽了哈哈大笑,說道:「聽起來很讓人感動。但是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同心同德,為同一個事業而奮鬥的同志,而不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

「這裡面有一些事情,不可外傳,但是我卻給你說明白。殿下監國的聖旨,你也驗看了,真的假的?」

楊士奇說道:「真的。」

何夕說道:「我來北京之前,先帝就已經確定了儲位,就是殿下,就是讓我輔佐殿下,先在北京變法,然後再推行天下,甚至有遷都北京之意,這些政策,你都知道,如果沒有先帝,我能推行到現在?」

「我儲備糧食,是準備做很多大事,在北京大興土木,預備不足而已。當然了,也我也是有所準備,畢竟我們在北京,夏王可是在南京啊?我當時就擔心出了時間反應不及時。」

「只是沒有想到,還是出事了。」

何夕說道:「甚至我懷疑?」

楊士奇說道:「大人懷疑?」

何夕說道:「我懷疑,陛下本來準備今年召殿下回京的。只是沒有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話不用說的太明白。

楊士奇臉色都白了,越是聰明人越容易腦補。何夕話裡的餘味太多了。宮殿爭鬥,弒祖,篡位。一瞬間,這楊士奇想到了很多,甚至各自排列組合都不一樣,形成了無數種可能性。

但是不敢那一種可能性,就足以讓楊士奇消除心中一點的塊壘。

正如楊士奇所言,他的一切早就與何夕幫在一起了。何夕硬幹,他也只能跟上,不過何夕給出這個解釋,楊士奇也覺得可能是真的。楊士奇覺得有些細節,何夕或許做了隱瞞,但是大體上,事實就應該是這樣的。

否則很多事情無法解釋。

比如,南京沒有遺詔,而北京這邊反而一封貨真價實的監國詔書。

甚至不用何夕強調,很多人已經對這一件事情有所懷疑了。人性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大部分人不關心真心,只關心他們想看到的。

楊士奇說道:「下官定然跟隨大人,為天下撥亂反正。」

何夕說道:「不僅僅是撥亂反正,更是繼承先帝的意志,將變法進行到底,我都懷疑這一件事情變法就是一個重要誘因,他們連這種事情都敢做。所以一旦,」何夕嘆息一聲,沒有說一旦什麼,但似乎已經說了。他繼續說道:「到時候,我等屍骨無存事小,我們這些學問傳承不下來,天下走向何方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讓天下一直在那些老朽手中,不過三百年天下,我就是死了,也不甘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