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八章教學相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教學相長 (2 / 2)

讓何夕也為之動容。

都是朱雄英從學生那裡聽到是,關於父輩祖輩的故事。沒有什麼敘事技巧,也沒有什麼轉折,有的只是令人窒息的真實。

學校是管食宿的。發給學生糧票。但是很多學生都將糧票送回家中,自己想辦法賺錢,甚至去碼頭上扛活,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甚至坦言,自己來上學,就是為了這幾張補貼的糧票。

但是他卻是學習最刻苦的。

並不是他不知道知識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他承擔的不是他一個人的命運。而今一家人命運,他將這些糧票留下來,固然衣食無憂,但是家中的弟妹就要捱餓了。而小孩子是最脆弱的。

一個不好,就夭折了。

他家裡兄弟好幾個人,活下來成年的只有他一個。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妹活不到長大。寧肯自己熬死了也要將這些東西讓給弟妹。畢竟他現在死了,活得也算比其他幾個兄弟活的時間長了。

有的人是從阿納出軍中歸降的,說起數年前的一個冬天,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家人,有父親母親,還有幾個兄弟。但是一場大雪之後,有人將他從雪堆裡面刨了出來,他活了。他的一家人都永遠埋在雪堆裡了。

還有的人說元末亂世的,他家本來是大戶人家,被各方人馬找上門來,滅了滿門。父親被親信家人護送出來。

有人講亂世之中,如何易子而食。

亂兵劫掠的慘狀。百姓慌亂出逃,在田野之中無數棲身,遼東的冬天來了,無數人都葬身雪中,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才看見無數屍體,每一個人都保持自己最後的樣子。

可憐又可怖。

朱雄英越說越覺得難受,隨即放下了筷子,說道:“姑父,我從小就知道民生多艱,但是老師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民生艱難到這個地步。他們只是告訴我,修身養性,行正道,懷仁義,這天下必大治。暗示皇祖父殺戮過重。我之前也想過,但是而今再看,行正道?何為正道?懷仁義,何為仁義?皇祖父殺戮雖重,但是重過黎民之悽慘嗎?”

農學是一個窗戶。

田裡能產出多少?夠幾口人吃飽。一家幾口人,擁有的土地少於幾畝,就不足以維持家庭開支,必須找另外的活計。災年糧食減產。減產到什麼程度,還能讓人活下去,減產到多少,必須賣兒賣女。大災幾年,就是全家死絕的下場。

這些情況,在此之前,朱雄英是沒有概念的。

但是而今有了。

朱元璋從小就教育過朱雄英愛護百姓,體諒百姓艱難。但是朱雄英從來沒有吃過苦,根本不知道底層百姓是如何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而朱元璋的一些講解,也很難讓從小沒有怎麼吃過苦的皇家子弟感受到這一切的。

而今在這裡,朱雄英感受到了。

也正因為這些情況,朱雄英才發現世界似乎與他那些老師們所講的不一樣。有多少糧食能養活多少人,是硬標準,不會因為你是君子,就可以少吃幾口,或者說你是小人,就可以多吃幾口了。

何夕沒有回答朱雄英,而是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朱雄英說道:“殿下,你長大了。”

此刻的何夕不敢再拿朱雄英當做小孩子了。

皇家的子弟都早熟。

只是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民間疾苦,這種早熟在何夕看來,更多是一種輕浮。浮在宮廷陰謀權謀政治之中。好像天下之間,也就是宮廷之中一些算計與勾搭了。

其他的東西,他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有經歷過。更不能去理解。

而今朱雄英卻不一樣了。

不敢說朱雄英真正能與底層百姓共情,說一句不客氣話,雖然何夕已經將營口大學堂的門檻放得很低,但是問題是真正的底層百姓,還是沒有資格登上這個門檻。

真正的底層百姓是沒有能力學習識字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朱雄英對底層百姓的疾苦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就已經杜絕了朱雄英成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昏君。在很多事情上,不至於被下面的官僚隨意戲弄了。

這一點就很好。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