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何夕說的情真意切,好像真將大明天下託付給了何夕。但是朱元璋自然是朱元璋,他不會將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他沉默了好一陣子,讓人將朱允炆叫過來。
朱允炆行禮之後,就坐在何夕剛剛的位置上。說道:「皇爺爺,您找我啊。」
朱元璋說道:「而今天下紛紛擾擾的。對於這把椅子,誰都有想法,你是不是也有啊?」
朱允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暗暗咬牙說道:「不敢欺瞞皇爺爺,孫兒想要試一試。」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不錯,是我的孫兒,本來就該有這樣的心氣。但是你知道我與你父親之間的矛盾嗎?」
朱允炆沉默片刻,說道:「知道。」
朱元璋冷笑一聲,說道:「方孝孺等人,離間天家父子,沒有他們,你父親或許就不會死,而今,他們支援你,居心何在,你也要好好想想。變法是朕定下的國策,是富國強兵之策。於大明有利,與此獠有害。你與他們為伍,讓朕如何放心?」
朱允炆反應很快,說道:「皇爺爺的意思,孫兒明白。只是他們是父皇留下的人,又幹系國家大事,孫兒這才與他們有來往,今後孫兒一定會注意的。」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心中冷哼一聲,暗道:「這孩子,果然不成器啊。」
朱允炆比起燕王,周王,楚王都差。甚至比朱雄英也差了一籌。燕王最少是有自己的政見,而朱允炆眼中只有權力,要知道,如果沒有方孝孺等人的支援,朱允炆根本沒有爭奪儲位的資格。要知道。朱雄英才是嫡子。
但是朱允炆在面對朱元璋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將這些人給賣了。
當然了,朱元璋也明白,在他面前敢說「不」字的人並不多。但是,面對朱元璋的意見,想辦法糊弄過去的人並不少。即便糊弄,也不應該這麼糊弄。
而且,朱允炆並不知道,其實朱元璋而今對方孝孺這些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殺人,是最簡單。
朱元璋一聲令下,誅方孝孺十族何難?
但是殺了方孝孺並不解決問題。
甚至加深問題,他現在能殺方孝孺十族,將來他不在了,這些人反撲的時候,何夕連血嗣都留不下來,即便何夕是駙馬。
而且,殺方孝孺只會將事情壓制下去,不過揚湯止沸,朱元璋要做的是釜底抽薪。
朱允炆無能,無所謂,反正朱元璋也沒有朱允炆接班。將來朱允炆什麼下場,朱元璋並不關心。為了大事,朱元璋能殺了自己親侄子,比起他,朱元璋對朱允炆一點感情都沒有。
歷史上朱元璋與朱允炆之間是有祖孫之情的。而今因為何夕到來,朱元璋一開始,就知道朱允炆是不成器的,帶上有色眼睛看朱允炆。朱元璋怎麼能喜歡朱允炆啊?
而今,朱元璋既然要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就必須要給方孝孺為首的這群人一個效忠目標,讓他們聚集起來。將來好一網打盡。
朱元璋對何夕那邊的安排,自然是何夕輔佐朱雄英,那麼對於朱允炆這邊,自然是朱允炆加上方孝孺的老搭檔。
將新舊變法之爭,演變成皇位爭奪之戰。
激化矛盾的同時。也算是幫了何夕一個大忙。無他,就變法這一件事情上來說,何夕船上的人很多都會跳船,但是如果演變成了奪嫡之戰。反而沒有人敢亂來。
無他,奪嫡之戰的殘酷,甚至要勝過變法之爭,利益之爭。那是真正的成王敗寇。
同時,朱元璋不喜歡朱允炆,但也覺得要給自己孫兒一條活路。這一條活路,不是別的,就是變法。
戰爭是公平的。從來不會偏袒誰。誰也無法作弊。而朱元璋很清
楚,工業國對農業國壓制有多厲害。哪怕何夕建立的一個很初步的工業體系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