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斯人已逝
馬皇后的葬禮,轟轟烈烈,但對朱元璋來說,只覺得吵鬧。
如果可以,他想將整個世界最浩大的禮儀來紀念自己的亡妻,只是又有什麼用處。她終究是看不見了。
朱元璋目送馬皇后的靈柩送入墓道之中,隨即封龍石落下,下一次開啟的時候,大概就是他天命已終的時候了。
只是朱元璋非但不覺得有什麼畏懼,甚至有一種期待。
如果自己在乎的人都在另外一個世界,那麼嚮往的世界,絕對不是這個世界。
朱元璋緩緩起身,拖著沉重的步伐從墓道之中走了出來,身後開始堆封土了。
只是朱元璋一出來,就聽見一陣哀聲,無數人似乎都要顯示出自己的無限哀思,所有人都儘可能表現出自己的悲傷。朱元璋只覺得無趣,似乎整個世界都與自己無關。
朱元璋徑直起來,這些哭喪的人群,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
只是朱元璋可以無視別人,但是別人不可能無視他,見朱元璋行來,所有人都跪在兩側,只是朱元璋完全無視了他們。
這樣的情況,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裡,自然是各有心思。
安慶公主憂心忡忡,她對何夕說道:“這幾日,我還要去宮中,我放心不下父皇。”
何夕也看出來朱元璋的不對勁了。他說道:“這幾月,我也留宿宮中吧。”
安慶公主聽何夕這麼說,先是一愣,隨即目光驚恐地看著何夕,一時間說不出來話。
何夕嘆息一聲,沒有回答卻已經是最好的回答。
兩人多年夫妻。一點默契還是有的。
此刻都瞭解了對方的擔心。
安慶公主擔心的是朱元璋的身體,何夕擔心的是大明天下。
皇后與太子的相繼離世是對皇帝權威的重大打擊,很多人不理解,人死不死與朱元璋的政治權威有什麼關係?
首先,古代人講究天命。一年之內,二次國喪,自然會有人想到,是不是朱家已經沒有天命,否則怎麼會這樣?
其次,近日的事情,天下有心人不得不考慮一件事情。就是朱元璋還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原本是隱藏在人心深處的暗流,而今卻變成昭示天下所有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人的權威是怎麼來的?只是一股相信的力量。
當所有人相信一件事一定能成功的時候,那麼這一件事多半能成。大家都認為一件事情不能成的話,這件事多半是做不成的。
大家都不曾懷疑朱元璋的權威的時候,朱元璋的權威自然能通行天下,而當每一個人都揣測,朱元璋什麼時候死?為自己留餘地的時候,朱元璋的話,到下面也很有可能打折扣。
其實,即便是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如朱元璋這種一言九鼎,壓著天下人不敢多說一句話的君主,本來就是少數的。
大部分皇帝與大臣相互制衡,才是常態。
而從現在開始,何夕明顯地感覺,歷史將走向常態。
這一刻,朱元璋真的老了。
而朱元璋這種狀態給何夕帶來很多的擔心,一來,政治中樞的變化,影響變法的推進,這就不用多說了。二來,何夕很擔心,朱元璋的身體未必能夠支撐到歷史上的洪武三十一年了。
甚至可以說,洪武到底有沒有三十一年還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