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五十九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2 / 2)

“要我說,還真不如,多找一些人來自己打的。”

“而今就質量上,也沒有什麼區別。甚至人打的還要更好一些。”

何夕內心之中的震撼,被葛天工的話拉回了現實。

也不得不承認,葛天工說的不錯。

成本是有一點高的。磚頭這東西並不值錢,很多百姓建造房子,都是自己燒磚的。而且這些磚難以長途運輸。因為長途運輸的價格,要比磚本身要貴的。

這甚至是中國為什麼沒有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就係價效比。

人力太便宜了。

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很多技術改革,都不如多加幾個人。而蒸汽機也是這樣的。蒸汽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完整體的。一開始就能作為一個動力單元介入各種生產領域的。

並不是。他的生產效率提高,也是一點點的。在瓦特之前有,在瓦特之後,依然有人改進。

從來沒有一步登天。如果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工業革命自然是一場革命。但是如果從技術史的角度來看,與其說是革命,不如說一場漸變。從一開始毛病多多。根本不能用,到後來幾乎是另外一個時代的產物。

是一步步改進過來的。

是什麼力量驅使這麼多人在這上面投入精力。

因為利益,因為人力的匱乏。

機器代替人力,即便一點,對資本家來說,也是賺的。

但是在大明就不一樣了。

何夕弄出來的東西,與多加幾個人之後的效果相差不大,那為什麼不多加幾個人啊?

當然了,何夕也知道。

葛天工的說法也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蒸汽機的價格。這一千多兩的成本,不是蒸汽機的價格。而是蒸汽機在遵化鐵廠生產出來的價格。畢竟是新廠子,很多東西都要從頭來。這自然會有大量的成本。也就是蒸汽機生產的越多,這個價格也會越低。如果僅僅生產這一臺,報一千多兩,那已經是少的了。

何夕說道:“首先,這是為營造北京城而造的,北京城工程很急。我想在一兩年之內造好,北京城所需要的磚,太多了,傳統的辦法需要多少。另外,北京城牆要大的,具體多大,你心裡也有譜吧。”

葛天工說道:“北京城牆要用磚?不是條石嗎?”

何夕說道:“你去挖啊?你與蒯大工對接一下,看看總共需要多少磚,都什麼樣式的。就開始準備生產了。”何夕沉默片刻,說道:“這樣的廠子,先來二十座吧。”

“不過,我只給你一萬兩。夠不夠嗎?”

葛天工心中轉了不少心思。盤算道:“夠了。”

何夕說道:“人員怎麼解決?”

何夕看了看,這個小廠。也要好幾十個人。看機器,搬運工,鍋爐工,等等。總共加起來有一二十人。更不要說,這些人也都不是固定的,隨著需要還要變動位置。

二十車間,大概要有五六百人。

葛天工說道:“只要給這裡的人打招呼,他們自己回家就能將人帶回來。”

何夕說道:“帶回來?”

葛天工說道:“在我們這裡不管怎麼說都是吃朝廷飯,每月都發工錢。不管是做一天,還是做一年都是好的。這種事情,一般都下面人都要了。四五百人算什麼?遵化重建的時候,也沒有幾個人。而今也有一千多人了。”

何夕說道:“你們這裡的人都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葛天工說道:“都是本地的。”

何夕說道:“遵化附近這幾個縣,還有多少會來做工嗎?”

葛天工本來想說,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心中一動,這一句話不敢說出口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