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小人物一生
何夕抱胸皺眉而立。
姚廣孝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大人,還是讓各縣衙直接招募人手。送到北京城吧。這是最方便的辦法的。”
何夕說道:“但是也是隱患最多的辦法。”
徵召勞役是怎麼做的?何夕也是有所瞭解的,裡面的彎彎繞,就不提了。何夕說的隱患不是這些。而是自由的勞動力市場。
是的。何夕其實也感覺到了。大明看似很自由,但很多地方不自由。如果辦工廠的話,所需要的人力一多,就有這樣那樣的事情,雖然新大明律已經放開了百姓遷徙。
只有你出門開路引,整個大明,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
問題是,第一,百姓不知道。
第二,開路引這一件事情,看似很簡單。但其實不簡單。
以這個時代資訊傳播速度,百姓不知道是正常的。百姓知道了才是不正常。而今的報紙,更多是在官府士紳手中流通,所能影響的人,其實有限的。
至於開路引。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這說的不僅僅是案子。
還有其他的事情。
對於很多人來說,辦路引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百姓,卻是別登天還難。
何夕這一次需要這麼多工人,他如果下令各地官府徵召。就河北,山西,山東這些府縣,每一個縣分配一千個名額,立馬就有了。但是將來,別人開工廠怎麼辦?
甚至何夕還有一個不能說出口的想法,那就是他這次營造北京城所需要的人手,何夕都沒有想放回去。畢竟何夕要建造的北京是一座工業城市,是需要很多工人的。
一道完善的工人招募辦法。就要有的。
但是怎麼招募?
這有些難。
官府需要介入不需要介入?
介入到什麼地步?
一直在何夕身後當背景板的王千里忽然說道:“大人。我覺得,您多慮了。”
何夕說道:“多慮什麼了?”
王千里說道:“你只有給錢了。總有人來的。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有人做。”
姚廣孝聽了王千里的話,說道:“不錯。大人,我被你搞糊塗了。要不我們放出訊息看一看。不要在這裡憑空擔心。如果不行的話,再想其他辦法。”
何夕說道:“放出訊息?”
姚廣孝說道:“我記得,磚廠已經修建好了。需要的人手招募好了沒有?不如,我們直接招募,看看有沒有人。”
何夕說道:“不錯。看看有什麼問題再說。”
何夕說做就做。
立即帶著人去了遵化。
此刻的遵化,已經有幾分工業區的樣子的。
以鐵礦煤礦為源頭,首先是遵化鐵廠,然後是各種機械生產,最新的磚廠更是看壯觀。
磚廠之中,有一座三層樓的建築。就是水塔。水塔一層龐大的蒸汽機,蒸汽機最上的提水臂,將下面的水一下一下的提到上面來,而稍稍往後一點,就是鍋爐車間。好幾個人在這裡燒鍋爐。熱浪濤天。
而水塔另外一側有出水口,出水口有水勻速的流出來,推動好幾個機器。從攪拌活泥,到定型打磚,一路走出來,最後被十幾個工人用小推車送進了窯中。
何夕看到這一切,就好像看見了後世龐大化工廠。因為在化工廠之中,這種兩三米高的大機械才隨處可見。就是不想造磚的地方。何夕其實對造磚廠有印象的。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臺打磚機,根本用不了多少錢。佔地也很小。似乎是一臺柴油機就能行。
哪裡需要這麼大的陣仗。
葛天工似乎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說道:“老師,這東西,其實並不實用。因為水流的原因,每天最多打上十幾萬磚,不可能再多了。而這裡造價,大抵要一千兩以上。一千磚才幾文錢。最多賺上幾文錢,這還沒有算煤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