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七十四章申國公入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申國公入局 (1 / 2)

第七十四章申國公入局

申國公沉思片刻,說道:“何大人,難道海上這些多商號,也是要徵稅的嗎?”

國家的好處未必是自己的好處,申國公雖然覺得這一件事情,對大明朝廷是很好的。但是他依然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對海上諸多商號徵稅,何夕估計,能再多徵收個幾百萬兩。

但是可能嗎?

不可能。

從那剛剛的徵稅成本來說,而今在北京這裡,之所以徵稅成本這麼低,那是因為,銀行銀票這個體系,已經將很多經營行為都摸清楚了。所以查稅,是很容易查的。

但是南洋這些商號,成長的時候,可還沒有銀票。

即便現在銀票什麼的,也未必是這些商號所使用的主要貨幣,更不要說,這些海上經商的一個個都是豪強。大明朝廷的力量,也是需要依靠這些海商們去執行的。

從海關賦稅上,已經抽了一層。再想辦法從這裡面徵稅,且不說,徵收賦稅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單單說,政治上的影響力,就得不償失。

這也是何夕一直以來的做法,儘可能做加法。而且不是分蛋糕。

就好像現在,何夕在北京建立新規則的時候,給申國公提出要徵收,申國公並不覺得不對,甚至還很贊同。為什麼?因為申國公還不知道用這個辦法,能賺多少錢。所以,他現在能夠在一箇中立的範圍之內,去思考去決斷。而海上局面不一樣,大家已經賺錢,朝廷再想去硬分一杯羹,自然是很討人厭的。

而定好規矩之後執行,即便將來發現要分出一筆錢之後,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

人對失去的比得到的更敏感。

而且,何夕對海上經營也是自己的想法,反正而今大明朝廷雖然財政還比較緊張,但是那是要與誰比,如果崇禎能有這樣的財政狀況,都能幸福的豬叫出來。

財政上並沒有那麼迫切的希望。

是可以放一放。

何夕說道:“海上的事情,管我何事?”

申國公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我明白。不在其位,不當其政。”

何夕說道:“申國公,這一局,可有意乎?”

申國公沉思片刻,舉起手中的酒杯,說道:“固所願耳,只是,朝廷規定官員不得在本地經商?這——”

何夕聽了哈哈一笑,說道:“如果申國公不願意也就算了,何必如此搪塞我啊?”

申國公說的對,大明朝廷是有這個規定,大明官員不得在任官地置產業等規定。但是這是對一般人來說,其實大部分官員真要辦,是有辦法規避的。更不要說,申國公這樣的身份,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錯誤,一些小問題,根本不算什麼。

申國公說道:“無他,只是覺得有一個人,比較有意思罷了。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在戰場上是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楊震這樣的好手,我身邊好多人都羨慕無比。”

何夕說道:“你說的是張友直?”

申國公說道:“不錯。”

對於申國公來說,他決定插手這一件事情,最方便的辦法,並不是直接派人重新組建商號,他不耐煩這一件事情。而且,以申國公也沒有多少心力去操持生意。

畢竟對權貴們來說,生意不過是權力變現的一種途徑而已。

生意做得好壞,無非是權力變現的容易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權力本身。讓他們自己去操持生意,甚至如何夕這般深入自己家生意的權貴,都很少了。

對申國公來說,重要的是選對人。

值得託付申國公府的生意。

申國公府有沒有這樣的人?申國公自己都不知道,他才不去管府中管家的人才儲備的。他更喜歡用現成的。在市場上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人,比如張友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