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七十三章徵稅成本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徵稅成本論 (1 / 2)

第七十三章徵稅成本論

申國公要說的事情,不是公事。

因為如果是公事,上午這麼長時間,早就說了。

那隻能是私事了。

何夕微微一笑,說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了,這樣吧。國公留下來用了便飯怎麼樣?”

申國公微微一笑,似乎接受了什麼訊號,說道:“好。”

何夕與申國公吃飯,說是便飯,但其實也便不了。

倒不是節約不節約的問題,單單一點,如果申國公覺得,何夕是慢待他,影響了雙方的關係,對何夕的損失,就不是一頓飯的事情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申國公忍不住嘆息,說道:“也就是何府的菜,冠絕天下。”

何夕說道:“過獎了。”

而今新作物已經種植了一段時間了,雖然還是物以稀為貴,但是何夕估計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內,會進入尋常百姓家中。何府菜餚美味,一部分就是利用了這些新物種。比如對花生米的用法。何夕的用法,是後世不知道多少名廚總結出來。自然要比現在廚子厲害。再加上就是何夕將後世沒有的烹飪辦法帶到了這個世界。

於是就有了而今的局面。

何府的菜,已經名聲在外了。

氣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有些話,也就可以說了。

申國公說道:“何兄,其實有些事情,我一直不大明白,比如這銀票,朝廷發行寶鈔,這些年一直在跌,你這些天,發出去最少一兩百萬兩銀票了吧?但是這銀票的價格,卻一直沒有跌?這是為什麼?”

何夕聽申國公說銀票的事情,心中一動,就知道申國公動心了。

這個時候,不怕申國公動心,就怕不動心。因為如果不動心的話,何夕也不知道下面的事情該怎麼做?張友直這個示範品,已經做到了極限了。

即便是後世,社會上也有一些無形的鴻溝。很多人意外得來的財富,比如拆遷,彩票等等。很容易意外失去。而有些門楣,看上去錢不多,卻細水長流。後者是絕對看不起前者的。前者即便是錢更多一些,在很多事情上也是沒有用的。

而這種情況,在明代幾乎都不是潛規則了,是明規則了。

張友直身上如果沒有何夕的名刺,他早就不知道怎麼死了。

甚至張友直自己都害怕了,如果沒有何夕或者何府的明確支援,張友直很有可能撂攤子不做了。

資本主義社會,用錢可以買到一切。這一句話看似簡單,但現實之中,錢是買不到一切的。而在古代更是如此。

何夕就給申國公解釋銀票運作原理,流通多少,回收多少,如何保持不貶值等等。

這些何夕說得很細,他其實很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畢竟多一個理解自己做法的人,就可能多一個同道中人,更不要說這個人還是一個國公了。這好處太大了。

只是申國公也算聰慧了,聽懂了一些,大部分還是不太明白。

不過,他明白了一件事情,按何夕的做法,這事情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紕漏,這就很好了。

有些東西,不需要聽得太明白,也能知道到底靠譜與不靠譜。

申國公也就進入正題之中了,申國公說道:“最近,北京這裡有一個蒲州社,你聽說過沒有?”

何夕說道:“自然是聽說過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