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日本戰場的尾聲
就在何夕籌備北京城的時候。
日本滅亡了。
日本的滅亡,看似突然,其實一點也不突然。
傅友德用殘酷之極的放血戰術,沒有高麗人沒有死光,大明就不會停止戰鬥。
兩年多的血戰,從九州一寸寸的推進到了日本京都。
所過之處,幾乎沒有留下生機。
倒不是,大明的軍紀如此不好,而是高麗人的。
明軍的軍紀如果與現代軍紀相比,自然好不到什麼地方去。但問題是,放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第一流的,否則朱元璋起兵之初,也不會被稱為菩薩兵。
而高麗人就不一樣了。說一句不客氣話。高麗軍隊承受的壓力,可比明軍的壓力大多了。
明軍在日本,幾乎被派出千人以下的軍隊出去執行任務,最少一個千戶帶隊。
這是有慘痛的教訓的。
日本傳承數百年武士道,武士以習武為業,又是國家的統治階級。是非常敢戰,而且能戰的。蒙古入侵日本的時候,就出現了日本武士異地自帶乾糧去與蒙古人打仗,就是為了能在戰場上揚名立萬,發家致富,走上人身巔峰,迎娶大名的女兒,自己將來也成為大名。
所以他們不怕打仗。
猶豫具體戰術原因,兵器的原因,等等。大軍合戰,只要明軍超過了一千人。日軍一般是沒有辦法的。而幾百人,或者更少一點,如果執行任務,很容易被伏擊的。
畢竟日本人生地不熟,可能遇見的問題太多了。
什麼下毒,用間,等等,根本就防不勝防。
日本不敢與大明打合戰。明軍也不原因分開去佔領各地,於是,真正分成小部分人廝殺的。是高麗人。
兩者都死傷慘重。殺人太多,仇太深,也就談不上什麼收手不收手了。
高麗人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留,甚至讓大量日本人奔赴明軍駐紮的城市。畢竟,明軍駐紮的地方,明軍本身不會怎麼殺人的。
這種殘酷的放血,不僅僅讓日本人受不了,讓高麗人受不了,讓大明將領也受不了。
很多將領都建議突襲京都,一下子拿下京都,覆滅日本。但是傅友德看得很清楚,日本特殊的政治結構,不在於京都,甚至不在於幕府,幕府覆滅之後,還是有人繼續戰鬥的。
日本這個民族臣服強者,不將日本人給打服了。是不會消停的。
而如何打發。
簡單也困難,那就是殺服了。
殺到日本人再也承受不起為止。
而殺人這一件事情,也是有副作用的。特別是殺平民。這種屠殺平民的事情做多,人的性子就野了,人心也就扭曲了。沒有一顆平常心,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說不定,還要處置了。
這樣的事情,傅友德看多了。
藍玉身上一些毛病,其實與他濫殺或許有些關係。
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你殺人的時候,真對自己的性子一點改變都沒有嗎?有些時候,只是自己不覺得而已。
所以傅友德不想讓自己的將領沾染這樣的事情,這些十幾萬高麗人,將來大不了打發到南洋去,反正南洋缺人,只要會說漢話的,不那裡都當漢人來看。
而今他這些部下,可不能怎麼處置。
只是傅友德這些愛兵之心,卻不被下面所理解。
一部分人覺得,傅友德婆婆媽媽的,按著不讓他們立功,他們想親自殺陣,追亡逐北。反正日本人戰鬥低,撿便宜。刷戰功而已。不就是殺人,誰不會啊。另外一部分,覺得傅友德做的太過了。將日本殺成一塊白地,朝廷來打日本做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