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工一行人如何迎接,不用提了。第二天一早,何夕就來看鋼鐵廠,以及煤礦與鐵礦。
遵化鐵廠本來就有根基,而今是重建。自然要省事很多,葛天工在這裡一段時間,已經拆了好幾個舊爐子,用這些舊爐子的材料,製造一個新鋼爐。昨天就是日夜不停的生產。
何夕對此,並沒有什麼好說的。
無他,而今大明的技術進步,讓何夕只能提出一些方向性東西,具體的東西,何夕已經搞不清楚了。別的不說,就是幾個齒輪相互咬合,如何才能轉得順,而不知道將齒輪給崩出來?
何夕就有些撓頭。
所以,對於具體的技術,已經不怎麼說了。
何夕問道:“這裡什麼時候,能造蒸汽機?”
葛天工說道:“大人,這一件事情恐怕要遲一點的。因為遵化的鐵礦,與遼東鐵礦是不一樣的。遵化的煤礦與遼東的煤礦也是不一樣的。所造出來的鋼材,與遼東的鋼材,是有區別的。這也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慢慢嘗試,才知道這鋼材的軟硬火候。從而造蒸汽機。”
“而且現在的蒸汽機,遠遠達不到大人的您的要求。”
何夕說道:“無妨,而今北京營造。需要大量的磚塊,我需要一個蒸汽機驅動的打磚機。”
葛天工聽何夕如此說,整個人都愣住了,說道:“打磚機?”
他淺薄的想象力,實在是無法想象,這打磚機是什麼樣子的。
何夕也就看出了葛天工並不明白,於是,蹲在地面之上,給葛天工畫了一個草圖。首先,修建一座水塔,然後建造一座抽水式蒸汽機。水塔下面有一個放水口,放開水流衝擊水車,推動水車,而流下來的水,被蒸汽機提進水塔之中。
而水車推動之下,有一個攪拌和泥的容器,然後有一道傳送帶,然後讓水車催動模具,將和好的泥打進模具之中,然後水車推動之下,掀開模具。打好地磚,就跟隨傳送帶出來了。
讓人在這裡裝車,推進窯洞之中。
其實,何夕對一些細節也是不太瞭解的。所以畫出的更多是示意圖。但是葛天工的技術是沒有問題的。他本身就是家學淵源,跟隨何夕又明白了,很多科學道理與設計原則。
所以,即便何夕畫得很簡單,將很多細節店都忽略了。葛天工一掃,內心之中,就有了大概的草圖。整體上,並不困難。
葛天工說道:“老師,只要蒸汽機造好,這是沒有問題的。”
何夕說道:“那好,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不僅僅是朱元璋的想法,也是何夕必須面對的現實。想一步到位,造出那種,能進入車間,直接用蒸汽驅動機器的蒸汽機。在未來一段時間,不太可能。
畢竟,蒸汽機的改進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何夕想要用一人之力,將蒸汽機的改進過程,縮短百年,進入到成熟的蒸汽機,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是一種浪費,這種蒸汽機與水車的聯動,在何夕看來,簡直是太陋了。但是不管怎麼說,他製造出穩定的水流,從而有穩定的水力輸出。能推動機器。
成為一種不受地形限制的,穩定的機械動力。讓人可以穩定掌握的力量,除卻人力與畜力之外,還有這種機械力。
大明營造北京城,需要最多的是磚。而今這種打磚機成功之後,就有很多其他機械可以用。
工業革命,其實已經開始了。
北京城的營造,將來是大明歷史上最關鍵的節點之一。
何夕更要用技術進步帶來的超額利潤,來對沖大明這些年超發寶鈔。這也是何夕敢在北京城營造這一邊事情上,夾雜太多其他事情的原因。
何夕要造的,並不是一座北京城。而是新大明。
何夕心中暗道:“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何夕不知道,這一次如果失敗了。何夕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想到這裡,何夕不由地看向南方,正是南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