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四章新北京選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新北京選址 (1 / 2)

第二十四章新北京城選址

北京城遙遙在望了。

何夕勒馬,坐下坐騎長嘶一聲。心中暗道:“北京城,久違了。”

何夕並不是沒有來過北京,但是之前,何夕來的是北平。而現在是北京。

何夕有一種見證歷史的宿命之感。

何夕來到北京之後,就見到了申國公鄧鎮。

鄧鎮自然不能老一代國公相比,但是好歹是一個國公,又奉命來調查秦王之死,在太子離開北京之後,就臨時接管了北京軍政事務。

何夕也明白,北京之重要,朱元璋不可能全部交給一個人。軍權這一塊,何夕就不要想染指了。定然是鄧鎮負責。好在那種大規模出擊的戰事,幾十萬大軍一起出動的軍事行動,幾乎沒有了。

何夕也很明白自己的位置,雖然有兵部尚書的加銜。但問題是,就是真的兵部尚書也不能在一個國公面前有什麼地位,不要說一個加銜兵部尚書。

這個官職是用來統領大軍後勤,甚至督造北京城的。

畢竟,在北京城這麼大的營造工程中,定然會動用很多衛所軍。甚至十幾萬之多。自然要有一個身份。

鄧鎮很謹慎見了何夕之後,兩個很快達成分工了。軍事上的日常事務,鄧鎮說了算。包括軍中的人事權等等。而重大決策,必須讓何夕知道。比如對蒙古用兵。決計不能單獨行動。同樣。民政上的一切事務,鄧鎮不管。需要鄧鎮配合的事情,也必須通知鄧鎮才行。

比如,營造北京城,需要動用大量軍隊,必須要鄧鎮點頭之後才能動用軍隊。

兩人還是比較有默契。

鄧鎮與何夕的資歷都是很淺薄。

鄧鎮謹小慎微,不敢出錯。而何夕更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不願意樹敵。於是兩個人一番談話下來,劃定了自己的權力範圍。何夕就立即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召見北京的文官,詢問新北京城的進度如何?

也是因為何夕並不想在北京久留。他需要回一趟遼東,遼東才是他的根基所在,他這麼長時間沒有回去。有很多事情都是要處理的。但是北京這裡的事情,總是要處理一下的。

何夕本來想從太子那裡得到一些訊息。但是太子的情況並不是太好的。

“這麼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北京城的選址了。”何夕問道。

下面的官員紛紛點頭,其中一個老者說道:“正是。殿下遍訪術士,踏遍北京府附近,圈定了幾個地方,只是地方不確定,下一步都不能做。”

何夕說道:“好。那就先做這一件事情吧。”

何夕最終選定的地方,不是別的地方。而是通州以東,香河縣以北。北運河與潮河之間的一塊地方。

此地承燕山之餘緒,地勢較高。不會有水患。更是在兩河之間,而且相距並不遠,可以引兩河之水為用。運河在西,物資可以透過運河直接到京師。

北邊不遠就是遵化。有遵化之鐵廠,東南方向,就是天津。東遷百餘里。

就地勢上來看,要比北京要開闊許多。

就是有一點,那就是雖然說這裡相對較高。但是地勢上,比不上北京城。不過,不說別的,單單水路直通北京。就是北京城遠遠比不上的。

不過選定之後,才僅僅是一個開始。

而且何夕選定之後,還要上奏朝廷,讓朝廷決斷。

不過,何夕估計幾乎不可能被否決了。畢竟朱元璋也不大可能從南京到北京親自選址。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地方要看。

何夕首先要看的是遵化鐵廠。

遵化鐵廠已經被罷了。

說起來,也是何夕到來的蝴蝶效應。

何夕在大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革冶鐵業。從而讓太平鐵業產量大增,從而讓官府罷去了全天下鐵業。而遵化鐵廠也是其中之一。不過即便如此,遵化鐵廠還是有基礎的。能成為北京附近最大的鋼鐵聯合體。

也是代表中樞鎮壓各地的要害。

何夕自然要看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