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宋訥的辦法
何夕說道:“還請娘子指點迷津。”
安慶公主說道:“你只需讓父皇下旨幫你就行了。”
何夕聽了,忽然一笑,說道:“我就不該問你。”
何夕很明白朱元璋的意思,皇帝不是不能胡作非為,但是每一次超過規則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還有承擔副作用。朱元璋如果願意用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幫何夕,早就這樣做了。
還用得著給何夕出難題?
何夕心中暗道:“朱媛兒什麼都好。這方面就不該問他。根本就是問道於盲。”
安慶公主笑道:“你這就不懂了。你要對付你上司,就要從你上司的上司入手。還不是讓父皇幫你嗎?一樣的。”
何夕說道:“這倒也是。”說到這裡,何夕眼睛之中一亮。忽然有了思路。
當一個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當有升維降維的辦法來解決,從更廣闊的角度來思考,或者壓縮各方面條件,讓問題簡單化來解決。何夕之前的苦惱,就是他發現,在國子監這個範圍之內何夕對宋訥沒有任何辦法的。之前,只想著朱元璋不有超越原則下手幫他。但是,大明朝廷執行自有規律。他可以超出國子監這個範圍,在更廣闊的範圍思考。
或許,不需要朱元璋偏心,只需要朱元璋做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思路一開啟,忽然有了好幾個想法。雖然這些想法還沒有成型。要一個個試錯,但是比之前,悶頭苦思,前進無門,後退無路。要好上太多了。
何夕頓時坐不住了。他忽然起身,說道:“老婆,你自己睡吧。我有事做。還有,天寧寺這一件事情,你明日去見父皇吧。”
安慶公主說道:“怎麼了?”
何夕說道:“有一點事。你睡吧。不用管我。”
說話之間,何夕就已經披衣而起,走了出來。
何夕到了書房之中,點燃蠟燭。一根覺得不夠,一連點了好幾根。然後搬出一套元史,開始細細的研讀起來。
一直燃燭到天明。
天亮之後,何夕與安慶公主用過早餐。
安慶公主就急急忙忙入宮了。她準備先去看看母后,然後再去見父皇。將天寧寺的事情稟報給朱元璋。
何夕剛剛送走安慶公主。還沒有想要去國子監上班。畢竟,何夕剛剛到國子監。還沒有具體的職務。甚至何夕不知道,宋訥是不是在故意吊著他。在今日之前,何夕還在為這個局面而煩惱。他不想熱臉貼個冷屁股。但是而今,他渾然不在意。
也不去國子監。一心放在宋濂用九個月編成的《元史》上。
與此同時,宋訥雷打不動地開始巡視國子監。
這是他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課,會巡視國子監一遍,看看所有國子監生在做什麼?他轉過一圈,忽然對身邊的人貝瓊助教說道:“何夕沒有來?”
貝瓊說道:“下官不知道,只是沒有見到他。”
宋訥說道:“那劉崧在哪裡?”
貝瓊說道:“劉大人說自己生病了。請幾天假。”
宋訥說道:“那就讓他好好休假吧。你將他的事情給擔起來。不要讓我失望。”
貝瓊說道:“下官明白。”
宋訥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詢問貝瓊,說道:“你覺得,我該怎麼安置何夕啊?”
現在何夕覺得來見宋訥,是熱臉貼冷屁股,定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而宋訥也很煩惱,他非常非常不滿意何夕,如果可以的話,他早就將何夕給踢出國子監了。
但是他不能。
不能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