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了,朕再考慮考慮!”
趙構對韓世忠有很大的不滿,這次張俊奪船,韓世忠統帥三萬大軍竟然不戰而退,把數百艘戰船拱手讓給了張俊,簡直讓人懷疑他和張俊有勾結。
當然,趙構也知道韓世忠和張俊的關係一向不睦,勾結肯定不會有,但就算不懷疑,韓世忠丟掉了自己耗資百萬貫建立的水軍,趙構正考慮將他追責,怎麼會讓他再當主將?
此時陳慶的關注方向已轉到了江淮,他得到訊息,張俊親率大軍奪取了楚州和揚州府,這樣一來,整個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廣大江淮地區,都是張俊的地盤了。
第二個訊息是張俊出兵佔領了鄱陽湖口的水寨,把那裡當做自己的水軍基地。
兩個訊息中,陳慶更看重後一個訊息,從張俊佔領這座水寨,陳慶看到了張俊的野心,張俊已經不甘心只做江淮王了,竟然打上了江南西道的主意。
“殿下,張俊想奪取江南西道是必然的,一點都不奇怪!”
說話的是呂青山,自從呂青山被陳慶敲打,又被妻子一語點醒了,他開始回答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視為雍王府的參事,不再把自己當做幕僚了,他自然就不會再替朝廷考慮,事事都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才短短一個月時間,眾人便感受到了他的變化,大家也不再叫他半相,這個半相的綽號實在有點挖苦人。
陳慶好奇地笑問道:“為什麼一點不奇怪?”
呂青苦笑道:“哎!其實殿下應該想到的,是因為財源!”
陳慶這才恍然,他確實應該想到的,他很瞭解張俊的情況,現在張俊割據的江淮地區,除了揚州稍微好一點,還有靠荊襄這邊好一點,其他各地簡直是一片瘡痍,甚至比河南道還要慘,主要是宋軍和金兵的幾次大戰都爆發在江淮地區,整個江淮地區淪為戰場,百姓流離失所,加上戰爭後引發的瘟疫,導致江淮地區百里無人煙。
當年透過荊襄和商州逃到關中的江淮百姓就達百萬人之多,還同樣上百萬留在荊湖兩路的江淮百姓,那次大逃亡後,江淮徹底傷了元氣,至今沒有恢復,原本數百萬人口的江淮,現在只剩下一百二十餘萬人口。
區區百萬人口怎麼可能支撐得起二十萬大軍的補給和軍俸,朝廷一旦斷了淮西軍的補給,就算張俊有點積累,也絕不是長久之計,張俊當然要尋找穩定的財源。
最好的財源地是江南東路,人口最多,產糧最盛,是天下最富庶之地,可惜那邊是朝廷所在的核心之地,想都別想,其次就是鄱陽湖區所在江南西道,這裡沒有受到金兵蹂躪,雖然有過匪亂,但都被朝廷及時平息,沒有傷元氣,加上又接收了中原和江淮的大量移民,使江南西道成為朝廷重要的財源之地。
憑藉江南西道的上千萬人口,支撐二十萬大軍沒有絲毫問題。
所以陳慶也由此明白了張俊的戰略企圖,恐怕他奪取揚州是假象,真正目的是要奪取江南西道,解決財源問題,尤其現在有了戰船他便開始著手實施自己的戰略。
別看張俊表現的平庸,但在做大事上,張俊一點都不含糊,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裡?也知道該怎麼解決。
所以張俊才會那麼果斷地答應王靜修回老家,王靜修竟然看不懂他的戰略,他自然就不會再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