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忽然有些心疼她,“七爺有沒有寫信給你?”
林瀟月愣了一下,爾後別開眼睛不看她,回答得沒心沒肺,“有,頂多隔兩個月就有一封,放心,我好著呢,死不了。”
……
宮中停靈七日,皇后靈柩出殯。
後位空懸成了朝堂上百官們熱議的話題。
被提名最多的,當屬大皇子趙熙的生母齊貴妃。
嫡後膝下無子,齊貴妃生的是長子,而這位長子平日裡規束自我,文武雙全,出類拔萃,頗得朝臣欣賞。
怎麼算,齊貴妃都是繼後的最佳人選。
帝王也知道後宮不可一日無主,不過他本人對於立後一事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
朝臣一邊倒,大殿上自然也就不存在爭論不休的狀況。
連續三日上朝,崔公公高喊有事起奏之後,總有那麼一批人站出來提議立齊貴妃為繼後。
光熹帝安靜聽著,一言不發,聽完之後只說了兩個字:散朝。
部分大臣不死心,繼續寫摺子諫言。
御書房內,光熹帝開啟第六道摺子,上面仍舊是提議立後的內容。
帝王面無表情,眼神不辨喜怒,一旁崔公公看得直冒汗,在光熹帝即將伸手去拿第七道摺子的時候,他忽然出聲道:“前些日子為了皇后娘娘的身後事,皇上操勞不少,想必累得不輕,今兒就不看摺子了吧?奴才讓御茶膳房送些解乏的湯來。”
光熹帝沉默了會兒,開口,“崔福泉。”
“奴才在。”
“立後一事,你怎麼看?”
“這……”崔公公抹著汗,“後宮娘娘們各有千秋,最終誰能得到掌管六宮之權,關鍵在於皇上您。”
“好一個各有千秋。”光熹帝斜他一眼,“你倒是會說話,誰也不討好,誰也不得罪。”
崔公公道:“奴才笨嘴拙舌,不會說話,皇上要覺得不高興了,就打奴才兩板子敗敗火。”
“兩板子,朕倒還想抽你兩個大耳刮子。”
崔公公嘿嘿兩聲,“不必皇上動手,奴才自己打,自己打。”
說著,他伸手啪啪往臉上拍了兩下。
光熹帝再看向案上的摺子,太陽穴又蹦了兩下,他伸手揉著,開始犯頭疼,“後宮的確是不可一日無主,可這人選……”
頓了頓,“目前齊貴妃位份最高,讓她先代為掌管後宮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