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泉鎮。
小鎮不大,透著一股破敗的味道。
我把車停好,開始在鎮裡繞圈。
巖泉鎮是我出來的第一站。
這一次,我沒有帶亮子,也沒帶灰孫,自己一人獨行。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出來,只是心底有一道強烈的執念,促使我要出來,要看看,要找一找當年留下的痕跡。
這就好比一個被拐賣了數十年的孩子,心中總有那麼一個念頭,他想要找家,而我也是如此,只不過我要找的不是家,而是曾經留下的痕跡。
小鎮南北縱貫大約一千米,依附著一條省道,東西有寬有窄,最寬處大約三百米,最窄處僅有幾十米。
鎮中心最高的一座建築是一棟三層的小樓,也就是我居住的旅店,除了這座旅店,還算不錯的建築也就是移動的收費大廳,還有信用社的一棟二層小樓。
鎮裡有一所小學和中學,位於鎮子西郊,是一棟有著將近三十年曆史的四層小樓。
我這次的目的地就是那座小學。
時間往上推,九十年前,這裡還不是小學,而是一個地主家的大宅子。
地主姓範,屬於為富不仁的一個典型,欺男霸女,逼良為娼,這種事沒少做,不過死的是倒挺有英雄氣的。
範雄也就是當時范家的家主,帶著民團和日本人開片,結果戰死,范家也被屠殺殆盡,原本的範宅也成了凶宅。
開人體十二門法,最後一道關卡叫開神昏,而我在開啟這道關卡後看到的第一個畫面就是范家,血與火,女人的哭聲,男人不甘的怒吼聲,還有小日本猖狂的叫聲。
近些年,面下的中小學日子不好過,很多學校並校或者取消,大部分學生選擇到縣裡上學,所以下面的村鎮幾乎收不上學生。
巖泉鎮也一樣,四層的小樓,一二層是小學,三四層是中學,即便是這樣,依舊有教室空著。
小樓很破,牆皮脫落了大半,門衛兵不嚴,或者說,門衛就是一個擺設。
付出了一盒煙的代價,我成功說服了門衛,來到了校園內。
村鎮學校,缺的是師資,缺的是學生,土地是真的不缺。
巖泉鎮小學南北向有一百多米,東西向也有百米左右,四周用磚牆圍著,操場是還算平整的黑土地。
教學樓所在的地方就是原本範宅的位置,教學樓前面三十米右左,是一座簡易的升旗臺,臺子很簡單,就是用一個簡易的圍欄圍起來,中間是一根旗杆,旗杆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著。
我抬頭看了國旗半響,默默唱了一遍國歌,轉身離開。
我埋下的東西,就在升旗臺下,現在是白天,不太方便,只能晚上來。
離開學校,我又在鎮裡轉了一圈,還找了一家飯館簡單吃了一口飯。
晚上八點,我再次出現在校門口。
天這時完全黑了下來,學校內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音。
我從圍牆跳入學校內,徑直走向國旗杆。
國旗杆是直接打入地下的,地面沒有水泥臺,就是黑土地,經過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土質很緊湊。
我來到旗杆下,試探了兩下後,將守字劍插入土裡,開始挖掘。
挖了大約十厘米左右,土質開始鬆軟,向上泛著一股冷氣。
我伸手摸了一下,是陰氣,還有一股怨氣。
我緩緩的吐出一口氣,繼續挖掘,當年設計旗杆位置的這個人有些道行,他應該看出了一絲蹊蹺。
有向下挖了大約三十厘米後,劍尖觸碰到了一絲僵硬,發出一聲悶響,我心裡一動,挖到了。
清理浮土,將下面那一塊僵硬挖出來,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顆被泥土染成了黑色的骷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