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271章 遮掩彌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1章 遮掩彌補 (1 / 2)

陶芳林是先一步隨著張太后回到廣寒殿,一行人離席多時,這般蹊蹺的情形當然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張太后剛一落座,萬選侍就摁捺不住率先湊上前來打聽,陶芳林眼看著張太后就要洩露早前那樁事故,卻突然聽聞有人插嘴。

插嘴的是蕭宮令,她比張太后還要先一步回到廣寒殿。

“是太后娘娘前些日子因花神託夢,告知將於今日赴宴賀壽,太后娘娘本是當作趣話說與了舒、顧二位娘子聽,哪知兩位娘子真起了興致,要去島上尋覓花神的壽禮。又正好遇見了易夫人和董姑娘從採霞樓那處過來,易夫人問起兩位娘子將往何處,舒娘子便如實相告,沒想董姑娘卻道早前在採霞樓上賞景,見東北向的一處殿苑似有祥雲仙霧,轉眼又散,幾位都覺訥罕,舒娘子問清了董姑娘所指,似乎是在紆佩園一帶,乾脆邀了易夫人及董姑娘一同往那裡尋找。

沒想到在芙蓉榭中,果然便見一枝瓊華,雖已折枝,然尚帶清露彷彿仍然植於土壤一樣的鮮活,眾所周知的是瓊花離了江南極難成活,瓊華島上從前雖有移植,但皆是逾年而枯,更讓易夫人幾位訥罕的是,芙蓉榭中那枝瓊華還與圖譜上的瓊花不盡相同,花瓣剔透真如美玉雕成,抱珠卻如鏤金絲蕊燦爛奪目。

易夫人猜疑此確為花神專程為太后賀壽之禮,不敢擅動,唯恐遺落仙葩之上的仙露,忙遣宮人前來廣寒殿稟報,所以太后娘娘才攜同皇后娘娘一齊觀賞,本是想等眼見為實之後,才好邀約聖慈太后娘娘共賞,怎知張娘娘也相隨著去了,更加訥罕的是,兩位太后娘娘到芙蓉榭中觀賞仙葩,轉眼的時間,那花枝竟然萎謝,足證當真是花神的賀禮,到底不能長存於凡世。”

陶芳林垂眸:這說法,既是替幾位娘娘的離席掩飾,還乾脆讓什麼仙葩瞬間萎謝,省得在座的人都要去看這“奇觀”。

不過區區宮人的話,張太后真能保持緘默?

“這一件訥罕事,太后娘娘已經遣人即報皇上,要知花神雖是為了娘娘壽誕獻禮,倘若不是皇上自來奉太后以恭孝,又怎能感動天上的神仙下降祥瑞。”蕭宮令又補了一句。

張太后也只能緘口不言了。

她雖不憤自己生的兒子成為天下至尊,卻被王太后佔據了慈寧宮,但也明白皇帝自來恭敬嫡母,紆佩園的事故既然已經稟報天聽,那就不能在大庭廣眾下聲張,再說張太后也確然沒有自信能夠坐實易氏母女的罪名,讓在場眾人都相信太孫殿下是被誣篾陷害,她也擔心口無遮攔會讓事態更加惡化。

還是先忍一時,待日後再想法子替太孫找補回來,一雪今日恥辱吧。

萬選侍卻十分的不甘,把蕭宮令橫了一眼,但也只能橫這一眼。

她可清楚得很,相比愚蠢無知的張太后,慈寧宮那位娘娘可厲害百倍,別看這些年彷彿不問世事只顧著吃齋唸佛,真要發起威來,這東西六宮可無人膽敢頂撞。就是不知太孫有沒得逞,總不至於晉國公府當真樂意吃這啞巴虧罷?不過就算有王太后替太孫遮掩,這事

可沒這麼容易一筆帶過,看張太后這神情,可是巴不得董氏女身敗名裂,只需暗下略微煽風點火,這事就絕無可能悄無聲息的過去。

逼死了董明珠,晉國公還不把太孫恨之入骨?

萬選侍盤算著盤算著,一邊兒拍了下手掌:“娘娘壽誕上能有這般祥瑞,真是可喜可賀,遺憾的是我們這些人沒有福澤,無緣親睹花神的賀禮,況怕是隻能等到聖慈娘娘壽誕時,或許才有這樣的幸運了。”

這話說得,明顯暗示皇帝對待生母不及嫡母恭孝。

陶芳林覺得萬選侍實在有點畫蛇添足,看張太后一貫的行事,顯然對王太后的嫉恨已然有如冰凍三尺,絕不可能消釋融解,根本就犯不著再挑撥,萬選侍當著眾人面前誹議皇上對生母反而有失恭孝,要是這話傳到皇上耳中……

豈不是成了搬起石頭砸腳?

不過這樣才好,這樣才能拖齊王的後腿,齊王是殿下的死敵,這一世她定要想辦法把齊王的臂膀東江侯府儘快剷除,也許能從萬選侍身上找到契機,就像宋國公府和高家一損俱損,東江侯府乃萬選侍的本家,他們同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陶芳林一聲不吭卻滿腦子的計較盤算,直到王太后、沈皇后一行人重新回到廣寒殿她才全神貫注,留心見董明珠身上已然換了身嶄新的禮服,帶的是雙鳳如意花冠,身披正紅大袖錦衣,還佩著條金線繡織的霞帔,晃眼看去與親王妃的禮服幾乎沒有差別,只是霞帔的墜扣乃公主規制的鏤金明珠鈕。

到底還是讓董明珠因禍得福了!

因為著裝的變化,董明珠此時儼然成為了全場的焦點人物,雙雙眼睛都在盯著她揣測打量,但她這時還並不知道她的姻緣已經因為早前的事故基本塵埃落定雖說是禮律規定尊卑有別,冠服制度區別的就是各人高低貴賤,等閒不得逾越,但自從太祖建國,開創恩賜近臣甚至宦官可服蟒袍之例,至後也偶有賞賜公主冠服給予臣女以示恩榮的事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