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書迷樓 .org】,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趙逕勿的這位娘子最擅長的看來不是詩詞歌賦啊!
覺得已經沒有自己什麼事兒的六皇子轉身落座,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往膝蓋上磕,一邊心生感慨。
頭腦可真夠機智的,竟然能憑藉眾人供訴推斷出整個事發經過,且十分準確的抓住了關鍵破綻,展開雄辯滔滔,雖說和她一比顯得自己早前對露嫻的質問簡直就像廢話,根本不能確證董姑娘的清白,對比之下有損自己的英明神武,不過顧娘子的確使人心悅誠服。
六皇子承認自己根本沒有想到露嫻的證供會與太孫之言出現誤差,更沒把握說服沈皇后“回頭是岸”,他幾乎作好準備把官司鬧去父皇面前了。
但這樣做有個不利之處,那就是徹底與沈皇后成為敵對了,六皇子非常清楚皇后的地位難以動搖,不會因為太孫的被廢便受影響,畢竟沈皇后是陪著父皇從風雨飄搖的險境一步步煎熬過來,為這份患難夫妻同生共死的情義,他那心性仁厚的父皇絕對不會辜負結髮妻子。
為沈皇后所忌恨,極不利於他的宏圖大計。
還真多虧得顧娘子能夠鋌身而出,手段能力不提,更難得的是她這份膽略,要知今日這樣的場合,當著兩宮太后及皇后娘娘面前公然與儲君作對,承擔的風險無異於身入虎穴揪捋虎鬚,若無利害攸關沒幾個願意卷涉其中的。
好比易夫人,倘若不是為了維護親生女兒,面對這樣的危局必定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六皇子雖不能肯定蘭庭將朝堂人事向內眷透露多少,但從春歸的言辭裡,他能肯定的是這女子十分清楚不管這一事故結果如何,太孫的儲位都不會因此便受動搖,也就是說無論蘭庭有無告訴春歸志在廢儲的機密,春歸其實都沒有必要涉險出頭。
鋌身而出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證明董明珠是被陷害。
這和五哥的目的一模一樣,六皇子心想這兩人仗義執言的品格的確很是可愛。
當然相比五哥的衝動莽撞,顧娘子更加的有勇有謀,趙逕勿真是得了個賢內助,夫妻兩若能齊心協力,還真是所向披靡。
她甚至還能想到縱使今日炎熱,花籬那片的土壤依然相對溼/軟,太孫及高鵬肯定無法做到踏泥無痕,泥土會留下腳印,鞋底沾了泥踩在花籬上也會留下痕跡,人證實據俱全,太孫再也無法狡辯了。
而更讓眾人沒想到的是,現場還留下一件物證——對於個子沒長齊的太孫殿下來說翻越花籬難度太大,不慎被籬架勾留下隨身攜帶的玉佩,他竟然毫無察覺,被蕭宮令拾摘下來呈上給兩宮太后及皇后娘娘過目,這下子徹底沒法抵賴了。
“皇后身邊的宮人看來也不是個個可信的。”王太后嘆一口氣:“這件事必須報稟皇上,把這兩個宮人,交給高得宜審問吧。”
司禮監太監高得宜兼任廠監,雖說他的行事比起歷任廠監而言要低調許多,但東廠的赫赫威名對於內廷宮人而言實在足夠心驚膽顫,別說露嫻,就連看上去一直鎮定自若的檢貞都慌了手腳,情知一入東廠性命難保不提,死前還有受不
盡的皮肉之苦,她們並沒長著鐵齒銅牙,可挨不住酷刑審問,當露嫻匍匐在地承認受到了太孫的指使,檢貞也膝跪下來預設了罪行。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壽陽郡主兩眼一翻暈厥在了張太后的身上,但誰都知道她沒有當真不省人事,並沒有引起慌亂,皇后冷著臉示意兩個宮人將她抬走。
壽誕並未結束,王太后還需要去廣寒殿接受女眷們的禮辭,在此之前她還有不得不說的話和皇后私下交流。
訓斥的話王太后已經懶得再說,她看著畫屏移開後,芙蓉榭中那些空蕩蕩的座椅,還有退得遠遠的宮人,實在忍不住一聲嘆息:“皇宮大內裡,就沒有真正太平的時候。”
“臣妾慚愧,擾了母后的壽誕大喜。”沈皇后說著就要膝跪,這回王太后沒有阻攔。
“我知道你接下來的話,必定是為太孫求情,他是儲君,當不當罪罰我可作不得主,那些求情的話,你還是好好酙酌著留在皇上面前說吧。不過我多嘴提醒你一句,董姑娘現下穿著的可還是宮人女使的衣裙,讓她這樣往廣寒殿去,必定引起閒言碎語眾多揣測。她今日在西苑宮宴上險些受辱,若還因此遭受誹議,你打算怎麼向晉國公府交待,打算怎麼瞞過天下人,太孫竟然如此胡作非為!”
沈皇后幾乎直淌冷汗:“還望母后指點如何挽救。”
王太后沉吟一陣,又是一聲長嘆:“這殘局也只能我來收拾了,她和玉蕊的身量相差無幾,又正好玉蕊下月及笄,針工局已經替她裁製好禮服,立即令人送來賜與董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