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三海,俗有北海、中海、南海之稱,實則就是將太液池分為三大區域,瓊華島正是位於北海的太液池南,島嶼之上有天然山麓,故而島上建築是依山勢分佈而高低錯落有致。西苑是位於皇城之內,作為天家皇室的禁苑,自然不允閒雜人等出入遊逛,今日太后壽誕定於瓊華島上,就算天子已經因為國事繁忙先一步移駕,但皇子皇孫乃至宗室子弟仍在聚飲,而女眷不僅僅只有舒娘子、春歸等等外命婦,還有六宮嬪妃在場,此時男女大防極其森嚴,所以瓊華島上多數殿苑都佈置有宮人宦臣,以防男女混雜惹生緋聞韻傳。
畢竟別說內廷嬪妃,今日獲邀的外命婦都是太后親朋故交,也不能完全禁止賓客們逛玩比如謝昭儀滿肚子的疑難要尋易夫人商議,就得尋個僻靜地方,只要不是男賓聚飲之處,宮人宦臣當然是不好阻攔的。
若今日沒有舒娘子相邀,春歸是絕對不會四處逛玩的,又就算有舒娘子相邀,她仍是因為太后特地遣了宮人指引避開禁忌才能真正安心,所以當沿著山廊往北堤逛玩時,春歸完全沒有預料這一路竟然還會碰到變故。
山廊並非一直往下,本就曲折盤桓,且還有分岔的橫廊通往分佈的殿苑,大約是往下行走了兩道拐折,經過四、五處岔廊,林木成蔭的景緻已經逐漸豁然開朗,預感著就快抵達北堤迴廊的時候……
她忽而聽到右側岔廊那頭傳來一聲女子的驚呼。
起先還以為是錯覺,但舒娘子也幾乎同時站住了步伐,這印證了春歸的耳聞不虛。
右岔廊並不波折幽深,抬眼就能見到是通往一處花苑,花苑的月洞門前並沒有站著宮人宦臣,對瓊華島的地勢極其不熟的春歸沒有貿然往那頭去,她只是愣愣的盯著舒娘子,眼睛裡寫滿了對地頭蛇一般的信賴。
“地頭蛇”不負小擁躉的盼望,說出了這處花苑的名頭:“這裡是紆佩園,通往芸香臺,應當不會有女眷誤行至此。”
瓊華島是片不小的區域,不能處處殿苑都有人盯防駐守,且這裡已經遠離廣寒殿,若非是舒娘子和春歸得了王太后的特允,其餘女眷不可能遊逛到就快接近男賓聚飲的區域,更何況今日男賓們聚飲之處既非紆佩園又非芸香臺,又就算舒娘子、春歸獲得特允,身後也跟著宮人指引,萬萬不至於誤行,所以這裡沒有安排人員盯守。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人在裡頭髮出一聲驚呼?
偏偏在無人盯守的地方有女子發出一聲驚呼!
舒娘子和春歸都感覺到了陰謀的氣息。
“恭人和娘子稍候,待奴婢前往察看。”一個宮人道。
王太后安排的是四位宮人跟隨,都是三十出頭的年歲,行事自然老道成穩,很明白事有蹊蹺但舒娘子和春歸都不便貿然探望的道理,自告奮勇前往一探虛實。
這時春歸又聽見隱隱的驚呼,這回是男子的嗓音。
連忙再次望向“地頭蛇”。
舒娘子卻蹙緊了眉頭,好半晌才道:“山廊迂迴,行走到此,的確難以左右而辨東西,不過我曾經陪著太后娘娘來過瓊華島幾次,知道紆佩園……還有一條捷徑通往北
堤沿廊,不過沿廊出入口應當有宦官盯守。”
“是有人強行闖禁?”春歸判斷道。
“有這樣的膽量的人也不多。”舒娘子的眉頭越發蹙緊了。
“我早前聽那女子驚呼,聲嗓似乎年輕。”
“今日獲邀的閨秀除了宗室女之外只有兩位。”舒娘子倒吸一口冷氣:“陶姑娘正在廣寒殿,極有可能是……”
“董姑娘。”春歸嘆息。
她和董明珠只有一面之緣,說不上多麼大的好感,不過至少沒有惡感,且聽蘭庭平時的講述,她對晉國公可是大懷敬仰,愛屋及烏的人之常情,春歸自然不希望晉國公的孫女清譽被毀。
這世道清譽名節有損對於閨閣女子而言可是危及性命的劫厄!
沒有繼續逛玩的心情了,舒娘子和春歸都神情凝肅地站在原地等候,不久便見前往打探的宮人急步而來,光看神色便知事態不妙。
“晉國公府董姑娘失足落水……”
“什麼?!”舒娘子驚撥出聲。
“不是失足落水,應當是董姑娘自己跳入芙蓉池,在場還有太孫殿下及高公子,皇后娘娘宮中的檢貞也在,奴婢趕到時,還見五殿下、六殿下及寧國公府的王公子也剛趕到……”
“董姑娘現在如何?”舒娘子忙問。
“應當……無甚大礙……”
“什麼叫應當?”春歸也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