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5章 春歸婚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春歸婚事 (2 / 2)

沈氏頷首:“但願得如此吧,老夫人心心念念,就要助著惠妃母子和姐姐、太孫作對,偏蘭庭又是個這樣的才品,我只怕晉國公更加屬意招蘭庭為孫女婿呢。”說著又恨聲道:“我那時還在北平,聽姐姐的話,想著把芳丫頭配給蘭庭,廢盡心思曲曲折折,總算是試探得蘭庭並不反感,也不知三姐夫是怎麼想的,臨了他倒給我來個變卦,要不離京前就把蘭庭的婚事定了,也不至於這樣被動。”

郭媽媽也嘆了口氣,惋惜道:“芳姑娘若成了咱們大奶奶,依顧大姑娘的姿色,夫人將她薦給娘娘,指不定有更大的用處。”

這邊主僕兩個相對嘆惜,另一頭李氏跟著趙知州出了內宅,到了外衙的書房,只見出出入入的都是男子,羞得她飄飄停停,冷不丁卻睨見莫名其妙出現的魂婢,衝她臉露譏鄙,頓時省悟自己這時,魂號可是掛進了度朔司,又何必再依著塵世間的禮法規矩?又想到她前世的前世的前前世,生於大唐,可也是騎著高頭大馬身著胡服拋頭露臉過,何曾像這一世般扭捏,當下也便放開了心胸,昂著頭穿過牆去,只到底還是沒有完全擺脫生前的習慣,站得離說話的兩個男人八步遠。

難免關注對女兒終生大事,說不定也有作用的另一位男子。

只見這位穿著一件深青道袍,頭上帶著逍遙巾,風度儒雅,雖舉止謙恭,但雙目有神,未過三十的年紀,卻能被沈夫人恭稱一聲“尹先生”,且知州老爺雖然“寄餘寄餘”的叫著,對這人卻顯然禮敬,李氏不由暗暗上心,忖道春歸倘若真嫁給了知州老爺的公子,需得對她提提這位尹寄餘,就算春歸不會和他直接接觸,女眷間時常走動,或許也是助力。

李氏壓根就不那麼關注趙知州是否答應說服顧氏宗家妥協了,她滿腦子想著的都是春歸的終生大事,她雖不知趙知州的家族是個什麼情況,但想想沈夫人既是皇后的嫡親妹妹,怎麼也不可能嫁入寒門,春歸能得高嫁,今後有所依靠,固然讓她這當孃的鬆一口氣,卻也明白,春歸併無孃家支援,在那高門大族,怕也不會那麼容易。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樁愁悵剛了,又生出多少擔憂,到底無法安穩。

就算脫了凡胎肉體,一縷魂識比生前更增清明,懂得塵世裡的悲歡喜樂,到頭來也逃不過生老病死,人魂再經輪迴,怎知來世好歹,就像這一世的母女緣份,輪迴後斷然不能延續,然而終究還是放不下,拋不開,仍如在生的執念,唯願女兒餘歲安好。

這麼一走神,前頭的話便只聽了個隱約,直到聽趙知州抱怨:“我丁憂三年才得起復,沒想到竟放了外任,赴職前,許閣老和高公公先後提醒,卻都只說讓我徹察施良行治理汾州之事,察什麼,怎麼察卻未說明,又皇上對施良行的廷推,先就批許了……我這麼察,真察出什麼大罪狀,倒是合了許閣老和高公公的意,卻不知是否有違聖意。”

又是長長一聲嘆息:“就更不說鄭琿澹,既非世子,又無官身,不過看上了個孤苦女子,想要強擄還未得逞,這算得上什麼大事,手頭上多少公務還沒頭緒,哪裡顧得上。”

聽得尹寄餘直摸額頭。

許閣老和高公公,一個是皇帝無比信任的內閣大學士,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兩位都先後在老爺您赴任前打過招呼,老爺您居然還在懷疑聖意?難怪趙閣老臨死前都還不放心,不敢把肩上的挑子交給成長得再成長就老了的嫡長子,做下那些安排。

尹寄餘默默組織言辭,不想把話說得過於尖銳卻又必須明明白白,最後還是放棄了,直接點明:“大爺的推斷,難道老爺就一點沒聽進去?”

“蘭庭才多大,他還沒入仕呢!”

尹寄餘:……

忍了好幾歇,才摁捺住罵人的衝動——我也未到而立,我也沒入仕,知州老爺怎麼大事小情都丟給我煩心,區區水土不服,就裝病裝了兩個月!

“光宗帝時,冷落內閣,重用內臣,當今萬歲登基,深知失衡之弊端,故重在制衡恢復秩序,雖說眼下,內閣與宦臣並重,但皇上最忌諱之事,便是外臣與宦內勾結,施良行行賄高公公未遂,緊跟著皇上便放老爺外任,許閣老和高公公還先後提醒老爺,這便是體現聖意,皇上已經對施良行不滿,只因並無罪證,又批允了廷推,一時無法\/論處施良行,否則施良行升任之後,汾州知州一職必為其黨從繼任,也輪不上老爺擔當了。”

趙知州只要做成了這件事,儼然是為皇帝解除了疑忌,他竟然還拿不準聖意!

“那榮國公府這件事……”

“老爺當然要管!”尹寄餘斬釘截鐵說道:“老爺自從赴任,多受掣肘,固然是施黨牽制,但施良行還不至於一手遮天,更何況人走茶涼?關鍵是老爺還未能豎立起足夠的威望,這才讓汾州府治下,多少對施良行心存不滿的門戶,尚且觀望……在下已經察實,施良行與榮國公早有勾連,倘若老爺能借這事,彈劾榮國公受到朝廷申斥,豈不正好立威。”

“可如此一件小事,不至於讓榮國公被朝廷申斥吧,鄭貴妃以及魏國公也不會坐視不管。”

“倘若顧氏宗家承認,若非榮國公府逼脅,何至於苛待嬬婦孤女呢?顧氏乃汾陽當地世族,都被逼得連體統門風不要,做下受人誹議嘲笑之事,足見榮國公府多麼囂張,魏國公鄭秀雖為鄭秋族兄,可如今,皇上正在推行改制,鄭秀是個聰明人,他哪能覺察不出施良行已經失了聖心?老爺這本彈劾,只要有理有據,鄭秀說不定還要附議,主動為鄭秋請罪。”

“可依內子說,那顧氏族長鐵了心要攀附榮國公府,哪有這麼容易說服,反而答應與榮國公府為敵。”

“老爺莫不將此事交給在下,待在下摸察一番,再定計劃。”

“那就多多有勞寄餘了。”

尹寄餘還能說什麼呢?這種不以加薪為前提的事務,時不時就整上一件,他這個幕僚當得可真操心。

撇撇嘴,心裡流著辛酸淚,卻又聽一句:“內子還有主意,說是那顧大姑娘,可與蘭庭婚配,寄餘以為如何?”

尹寄餘干笑道:“這可是老爺的家事,在下哪敢多嘴。”

他要是多嘴,還不被蘭庭給算計死,做不得做不得,堅決做不得,寧願得罪十回趙老爺,也不敢得罪半回趙大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