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德高望重的和尚道士,進宮唸經做法,拜祭蒼天,為民祈福,這個藉口,李隆基想了大半個晚上。
楊玉環現在現在是明聖宮的太真上人,可以名正言順的入宮。
至於進了宮,整天是祈福做法,還是做法伺候皇帝老子,那就是關上門的事情。
關鍵是進來,要名正言順,不能隨隨便便弄個女道士進宮,口水會淹死人。
哥奴,不愧是朕的好宰相,朕沒有白白的心疼你,提拔你,關鍵時候,會說話。
李隆基心裡高興,不覺讚許的看了一眼李林甫,李林甫也暗自得意,說中李隆基的心事,自己這宰相就會一帆風順。
李林甫以為,自己化解了迷局,事情就這麼定了,沒想到,他們都太高估了自己。
李義沉思了一會兒,突然問道:“陛下,請和尚道士進宮祭拜蒼天,也是我大唐皇家的慣例,完全可行,不過和尚,道士隊伍裡,突然出現個女道士,萬萬不可,不然很不吉利呀!”
李義沒有老糊塗,緊跟著李林甫的思維,也猜到了李隆基今天藉著老天爺說事,是別有用心。
因為李隆基對楊玉環突然動心,而且李隆基直接敕命楊玉環出家修行,給武惠妃祈福,李義當時也在現場。
李義的敏感,立刻提醒了徐濟源,徐濟源一臉震驚,兩隻皺巴巴的老手,不停擺動。
徐濟源說道:“陛下,你是不是對那個女人還念念不忘?她現在已經出家了,既然是出家人,就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紅塵中,陛下,千萬不可讓她進宮,她一來,陛下肯定難以自持,擾亂了陛下的雄心壯志,大唐危矣。”
徐濟源說的更加危言聳聽。
李隆基被兩個老傢伙懟的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林甫起身,面對兩個老傢伙,說道:“陛下不過是這麼考慮的,還沒有具體執行,兩位老臣,如此阻攔,是別有用心,還是故意刁難?連微臣都聽不下去了。”
李義說道:“我們兩人,意見統一,憑什麼刁難陛下,不過是苦口婆心的勸善陛下,為了大唐,為了天下百姓,陛下不該為了個人的私慾,作出離經叛道的舉動。”
徐濟源也說道:“李林甫,你身為宰相,又是六部之首,應當時時提醒陛下,輔助陛下,治理國家,勤政為民,不要總是趨炎附勢,為了一個女子,把陛下置於為難之處。”
李林甫被當場指責,也是頭大如鬥,李林甫說道:“兩位老臣的指責,微臣不敢苟同,陛下日日勞心勞力,廢寢忘食操勞國事,不要說一個女子,就算十個八個,一千一萬,只要陛下喜歡,我們做臣子的,都應該毫不猶豫的給陛下請過來,侍奉陛下。”
“胡說八道,”李義開口責罵:“李林甫,越說越沒有規矩了,女人誤國,前朝教訓比比皆是,陛下要是需要女人侍奉,大可大張旗鼓,挑選天下良善女子,何必搞偷偷摸摸的事情。”
徐濟源也追殺了一句:“不錯,陛下是賢明仁義之君,理應當潔身自好,李林甫,千萬不可諂媚逢迎,把陛下帶偏了道路,”
李林甫氣得一口老血,在喉嚨裡上下湧動。
兩個老傢伙根本不給面子,不講道理,還高高在上的斥責他。
要不是看到兩人都是老邁的身體,李林甫早就衝上去,直接動手開打了。
李亨見兩個老傢伙不但不顧李隆基的體面,說話很難聽,就連李林甫也直接呵斥,李亨聽不下去了。
李亨上前,走到兩人面前,說道:“兩位老大人,你們都是大唐的老臣,父皇說了一句話,你們就頂了幾十句,這樣的老臣,是不是太沒有規矩了?難道父皇說的話,你們不想聽,你們想違逆上意不成?”
李亨自然找不到辯解的詞語,不過是拿出皇帝的威嚴,強行壓制,這樣雖然粗糙,不過,見李亨說的很用力,很生氣,兩個老傢伙也突然感覺,自己的口氣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