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乘龍佳婿> 第五百五十五章 反客為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五章 反客為主 (2 / 2)

“直到漢武帝后推恩令削藩,郡縣制方才真正深入人心,而隨著科舉代替察舉,人才遴選進入正途,縱使農家子也能夠因為奮發向上而最終出仕為官,這個天下才是現在的樣子。除去蒙元,每一朝大多都是在上一朝的制度基礎上修修補補,再也沒有過翻天覆地的鉅變。”

正在窗前和朱瑩一同賞風景,同樣也是被別人觀賞的張壽,聽著三皇子這些話,他不禁大有感觸。

沒想到他在半山堂上那非常簡單粗暴的講史,三皇子不但全都聽進去了,還融會貫通成現在這個樣子。在三皇子如今這麼小的年紀,能夠理解他那些非常言簡意賅的話語之下最核心的意思,然後重新用自己的語句表達出來,哪怕條理有點問題,但仍然殊為難得。

洪氏亦是看著侃侃而談的三皇子,心中亦是不無驚駭,只覺得這個小小的孩子果然不負楚寬的稱讚。因為他並不是因為荒誕就覺得是無稽之談,而是實實在在會去思考,這天下會不會因為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變遷而有所不同。

至少她在三皇子這麼小年紀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到這麼深遠。

就在此時,她聽到一旁傳來了張壽的聲音。再一看,就只見張壽已經是負手信步走來,臉上滿是溫和的笑意。

“三皇子說得對了一大半,從古至今,除卻真正的智者,在大多數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好似就只有治世和亂世的區別,昏君和明君的區別,賢臣和姦臣的區別,卻看不到這些表象背後,社會大環境的不同,社會人口的不同,或者更本質一點,就是社會生產能力的不同。”

張壽把生產力這個名詞加了一個能字,讓這個名詞顯得更直觀:“什麼叫生產能力?也就是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大抵是農人種田收穫糧食的能力,工匠製造工具和各種器具的能力。讀書人寫文章教化萬民的能力,也算生產能力,因為那也是創造,創造的是精神財富。”

“如果讓春秋戰國又或者先秦時的人突然降臨到現在,那麼,他一定會大大驚歎於現在的飲食豐富。因為,春秋戰國和先秦,北方普通人吃的是粗礪的麥飯,又或者豆飯,粟米粥。”

“而如今呢,北方也種稻谷,而且北方人吃的是用石磨磨面做成的麵食,吃得是大豆磨製的各種豆製品,而設身處地透過古人的思路去想一想,他們豈不是覺得這簡直是在仙境,才能吃到這麼好的食物?而如果有古人這般設想今人,豈非也會被時人覺得是無稽之談?”

張壽見三皇子連連點頭,隨即露出了認真思索的表情,而剛剛因為談及母親舊事而有些激動的洪氏,亦是面沉如水地陷入了沉思,他方才繼續說了下去。

“為什麼戰國先秦和唐宋飲食不同?因為最初麥子全都是是用石杵舂制才能出糧食,而這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就連大豆,也因為不知道如何加工,只是做成難以入口的豆飯。”

“是沒有石磨嗎?最初確確實實是沒有,秦時甚至將石杵石臼舂米作為懲罰犯婦的沉重勞役。等後來有了石磨之後,卻因為石磨太過沉重,畜力又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所以能吃上精面,又或者豆腐,仍然都是大戶人家。”

“秦時的普通人,想不到後來會有水力推動的磨坊,更不會想到麥飯豆飯之外,還會有精面做的麵食,以及豆腐這樣的可口食物。”

因為這並不是在九章堂,張壽當然不會堂而皇之地稱呼三皇子為鄭鎔,但語氣仍舊輕鬆得猶如閒話家常。

“大家可以想一想,腸胃是更容易消化饅頭和豆腐,還是更容易消化粗礪的麥飯又或者豆飯?是能吃到饅頭的農人有力氣,還是隻能用麥飯豆飯果腹的農人有力氣?”

“是不是有力氣了才能精耕細作,才能夠提高畝產,才能夠去開墾荒地?而開墾荒地這種事,用的工具就更加重要了。”

“《商君書》有言,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處二,田數不滿百萬。其藪澤、溪谷、名山、大川之財物貨寶,又不盡為用,此人不能稱土也。也就是說,五千裡的土地,種植農作物的不到一千里,農田面積不滿百萬畝,荒地比比皆是。足可見那時的墾荒水平。”

“當秦始皇真的統一天下之後,本該充分休養生息,但他卻依舊窮兵黷武,橫徵暴斂,天下除卻咸陽匯聚天下財寶,因而確實壯美華麗,但天下其他各處,不過土牆荒城而已。而秦據有天下的時間太短,生產力相比春秋戰國並沒有本質性的提升,直到兩漢鐵器大興……”

張壽將歷朝歷代相較於前朝的主食、衣物、工具等等發展以及變遷一一道來,甚至就連人道是弱宋的宋朝,他也分北宋和南宋,歷數其在農工上的各種優缺點,相對前朝的生產力進步之處,別說三皇子聽得聚精會神,就連永平公主和洪氏,亦是聽得目不轉睛。

而悄然也跟了過來的朱瑩,則是笑意盈盈地看著口若懸河的張壽,只覺得自己當初那一趟鄉下之行實在是太明智,太有眼光了。

那些市井中人真是太沒眼光了,她才不是只看了張壽那一張臉!

接下來,張壽又從畝產、加工水平、金屬冶煉水平、武器水平、水利修建數量等等諸多因素,對各朝各代進行了一下剖析。這都是從前他在網上當鍵盤俠時與人鬥嘴爭論積攢下來的東西,純分析,並不解決問題,此時說出來,卻自有一番書生揮斥方遒的興味。

而此時此刻,永平公主見洪氏目露異彩,非但沒有打斷張壽的話,反而聽得全神貫注,她不禁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今天是她和三皇子奉旨來考校洪氏吧?張壽只不過是陪客吧?那他突然反客為主了是怎麼回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