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在耿文揚的整治下,海西職業技工學校初步建立起了組織架構。又經過了兩個月的磨合後,鄭群力終於把學校的各個部門的工作方向整合到了一起。
但是,職業技校目前仍就只有一個教學專業部:陳建強負責的烹飪專業部。雖然先後又招聘來幾個老師,還新招了六期一百多位學員,但是在只有一個專業的情況下,職業技校更像是一個烹飪專業學校,而不是專業齊全的綜合職業技校。
因此耿文揚叮囑道:「鄭校長,明年我給你的任務是要增加學校的專業設定,至少要增加到五到六個專業部。這樣咱們才能成為真正的綜合職業技校,要不然就是個單一的烹飪學校,競爭力不強啊。」
鄭群力有些為難道:「耿總,師資力量這塊兒實在有點不大好找。」
「這個你放心,我大概想好了幾個人選。」耿文揚道:「會後咱們單獨交流。」
會議結束後,鄭群力緊趕慢趕來到耿文揚的辦公室外,卻見韓建國搶先一步走了進去。他只能搖搖頭嘆了口氣,站在門外焦急地等待。
韓建國進了門便焦急道:「耿總,您剛才說讓我們公司停產遊戲機和卡帶,是馬上就停呢,還是等等再說?」
耿文揚毫不猶豫道:「現在就停,今天你回去就安排。」
「這……?」韓建國為難道:「公司有七百多員工,要是隻生產電子門鎖的話最多三百人就夠了,剩下的人可就沒活幹了!」
遊戲機和卡帶是電子科技公司的主打產品,如果放棄它們就意味著要解僱至少四百名員工,對企業來說基本等於地震。
「會有活幹的。」耿文揚一臉淡然道:「先讓沒活幹的員工去門業公司那邊幫忙,春節後你們就有活幹了。」
四百多沒活幹的員工,一個月工資就得支出二十多萬,可不是個小數目。韓建國擔心道:「差不多得兩個月呢,能行嗎?」
耿文揚笑道:「孫總他們已經研發出了微波爐和豆漿機等小家電。春節前這段時間聯絡好各個零部件的供貨商,過了春節你們就可以進行試生產了。」
「微波爐和豆漿機?」韓建國沒想到自己的廠子也能生產家裡用的電器產品,一時間有些愣神。
耿文揚又道:「小家電只是開胃菜,你們將來的主打產品是計算機。」
韓建國聽得呆了:「計算機?辦公室用的那個液晶計算器嗎?」
耿文揚被他逗得直笑道:「計算機不是計算器,就是臺式計算機。」
「我們生產臺式計算機?」韓建國直接驚得瞠目結舌:「耿總,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我跟你開什麼玩笑?」耿文揚道:「既然我們能夠生產遊戲機,那也肯定能生產計算機。你就把計算機當作放大版的遊戲機來看就行,沒什麼複雜的地方。」
九十年代初的計算機對於普通人來說依然是個高不可攀的貴重物品,除了學校和科研機構外,能夠配備計算機的企業和單位寥寥無幾。即便在配備有計算機的單位和企業,大部分也僅是用作打字和排版。
耿文揚之所以要上計算機組裝專案,主要是近期公司打算購買一批計算機,結果一詢價發現價格高的嚇人。一臺配置平平的486電腦售價就在一萬元以上,高得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他讓港島的莊曉夢幫忙,把計算機的各個配件的批發價格詢了一遍,從而發現兩者之間足足有三千多元的差價,於是便有了進口部件自己組裝計算機外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