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聽了心裡都一咯噔。
“如果是這樣,他們拿了田,賣了錢,一夜之間又變成無地之人了,這怎麼辦?朝廷費那麼大的力氣分的田,還不如發幾兩銀子讓他們還債來的簡單。”
發銀子總不需要發動那麼多人。
分田分到最後還是分出那麼多無地的老百姓,那這巡查欽差肯定是一道奏疏就上去了。
皇帝一看這個結果,那能滿意?
“唉。”韓子仁深深嘆息,“讓天下的窮人都能有塊地、有口飯,這便是天下第一難事。”
“我預備以順天府尹的名義,頒佈禁令,凡是正德二年所分之田,十年之內不許交易買賣。但是……”
其實明以前,也有一些時期是限制土地買賣的。
但還是那句話,法律如果不能執行落地,就是一張擦屁股都嫌硬的紙。明朝還禁止奴隸的。咱還禁黃呢。
關鍵在於執行。
其實許多法條都可以制定,但不代表制定了就有用,許多事情甚至可以沒有法條,就是當政者的一個意志,那也一樣管用。
“……但是僅順天府有這樣一條禁令是沒有用的,人走政息,一切照舊。”
顧人儀可以被調走。
如果換做皇帝來發布,那麼他們這些官員作為執行者還能有辦法,畢竟皇帝不能搬走。
“不能賣地,那麼那些欠了債的百姓如何還債?”景暘問道。
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
總不能你說你窮,欠了債就有理由不還了,那這也是不對的。
顧人儀沉聲作答,“只能慢慢歸還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筆銀子,分為多年歸還,每年只還一部分,這樣日子總歸可以先過下去。”
日子可以過下去!
“唉。這樣就不僅是分田的是,還是訴訟的事,這樣還忙得過來麼?”韓子仁畢竟有些經驗。
分幾年歸還,肯定還是官府居中和債主協調,否則這些人自己哪裡談得到這樣的條件。
“忙不過來……”顧人儀望了望邊上土坡下方,歡天喜地分田的百姓,“也要忙。”
還是那句話,事不妨做。
真的分了田,老百姓就要開始翻土了,正好是三月份的時候,土地一整理好,就要趕緊播下麥種。只要氣候適宜,等到七八月時就可以收穫了。
錯過了這一季,就只能再種冬小麥,要再等它熟,那這一年怕是隻能吃賑災糧了。
所以還在分的田裡,好些人田頭田尾的跑著在丈量,可前兩日顧人儀率人已經分好的那些,人家裡都已經來人扛著農具翻土了。
誒?眾人一看,這落後了呀。老農都知道時節的,知道這個時候正關鍵,耽擱不得,所以也配合得不得了。
所以儘管仍然帶著些疑慮,但事情倒也快。
顧人儀一忙起來,他也就忘記了許多事。
這一片千畝多地,那也是蠻大的,他領著人一家一家的過,把各家主事的人拉過來說清楚,哪邊到哪邊,一丈的位置都不允許多佔。
甚至有些人上午拿到田契,下午就開始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