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的雙管齊下之法並沒有拒絕他要嚴查走私之人的意思,甚至還是一個補充。朱厚照自然也就不吝誇獎。
另外一邊,刑部尚書閔珪說了個現實的問題,“陛下若是要重臣販私鹽者,臣恐刑部人滿為患。”
“朕已經寬宏大量了吧?”朱厚照理解他們的顧慮,“閔尚書,人人都知道私鹽比官鹽更加便宜,可你知道為什麼便宜?”
這個問題要說清楚的話,國家的吏治就不能看。
所以不好講。
於是朱厚照說出了其中一個答桉,“因為私鹽不必納稅!”
砰!
隨著他話音落下的,是拳頭重重砸了一下御桉。
“你們都是飽讀詩書的人,碰上這樣的勳臣、內官、文人,朕如何能夠饒得了他?!”
所有人低下頭,也都跪了下來。
既然他們不敢講,
朱厚照也就繼續了,“楊廷和,擬旨!”
侍從室嚴嵩和謝丕端來了一個小方桌,上面是筆和紙,這都是先前便準備好的。
楊廷和爬了起來,以手握筆,等待命令。
朱厚照做的這件事會顯得激烈,一旦令下,不知道多少家庭會破碎。但從弘治十一年還是太子時,他便已經想清楚這一點。
他要當上這個中興聖君,所做的大事必以於國有利的大義出發,堂堂正正,以道治國。
便如稽查私鹽,抓捕罪官,這是放在哪朝哪代都立得住腳的舉措。
“……朕承祖業,擔有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不敢片刻稍忘,而有鹽法敗壞至此,尤以私販鹽者虧國用,誤邊儲,最為可恨!今宜申明其禁,多增官兵,嚴督巡捕。凡私販鹽徒,及窩藏轉販之家,必設法擒捕。將為首者照例梟首,餘黨亦問擬充軍,庶法嚴人畏!”
首者照例梟首!
就是要殺頭!
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就是像現在這樣!
楊廷和寫完之後,上呈用印。
完畢後,朱厚照拿在手裡,對眾臣說:“都平身。”
“謝陛下!”
“朕做事從來講道理。你們要麼是朝廷九卿,要麼是勳爵之家,大明有鹽法之弊,你們說該不該治?”
還是沒人說話。
朱厚照哪裡放過他們了,“英國公,你先說!”
英國公心想,聖旨都寫好蓋印了,現在問這個問題還有意思麼!
“回聖上,既是朝廷之弊,自然該治!”
“成國公、定國公?”
“該治。”
“你們呢?”皇帝面向六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