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乃一代聖君> 第245章 大宴(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5章 大宴(三) (2 / 3)

朱厚照等了他很久了,看他終於出列,那眼神便朝邊上的豐熙、郭尚坤看了看。這兩個傢伙面無表情的,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勸成。

「……家國萬里赴戎機。」皇帝呢喃著,重複楊一清念得這半句短詩,後半句尤其合他的心意,「這句好。先前朝中有大臣言朕少年心性,喜好兵事。他們又哪裡知曉,所謂喜好兵事,其根源在保家衛國四字。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朕若是不做皇帝,還真願意當一個少年將軍,踐行你這句‘家國萬里赴戎機,!」

說完,他看了一眼楊一清,那樣子像在等些什麼。空出的時間令李東陽等大臣都略有驚奇,還以為皇帝是有什麼事。

這片刻之間,楊一清的內心其實已經翻江倒海,皇帝搞出這麼大的陣仗、這麼多的人,這麼隆重的為他們慶賀,他在這個時候忽然為劉大夏求情……

朱厚照也確實在等,如果沒有,他就要說接下來的話了。

時間一分一秒,

楊一清終於又開口,「……陛下…乃天生天子,麾下勐將如雲,臣於寧夏所遇主將,皆願成為陛下萬里赴戎機!」….

朱厚照眼皮子抖了抖,他抬頭向豐熙看去,這個時候,他便不是面無表情了。

楊一清面對清流壓力,竟不開口?

好!

皇帝伸出手去,將手中酒杯遞給劉瑾,自己奔向御桉,隨後轉身,「西北三邊總制楊一清聽旨!」

「臣楊一清接旨!」

「弘治十八年正月,韃靼火篩部有兵四萬餘騎,於國喪期間寇邊掠奪,殺我子民,辱我國體。你運籌帷幄,誘敵深入,花馬池一戰,殲敵八千餘,打散火篩部,於長城之內截殺敵軍,大漲我軍之威,使百姓免受戰亂之苦,使朕可以告慰祖宗在天之靈,不負先帝厚望。楊一清,於此節你有特別的功勞。」

這話的意思誰都聽得懂,弘治皇帝剛剛去世,韃靼人便領兵來犯,這個時候擊退敵軍,新皇帝當然感激。

說起來,也有不少人羨慕楊一清,人家立戰功就是戰功,他立戰功時間點還挑的特別好。

「……朕也不是不敢賞的人,只要有功,哪怕是破例,那又如何?其他各位愛卿也是,朕等著你們也為大明立此天功!」

這樣的調門起得有些高,可楊一清實際上已經是西北三邊總制,總督西北軍務,再升還能往哪裡升?就是楊一清自己心裡也滴咕。

「……賢臣輔弼,乃治國之道。朕的內閣如今不過兩人,朕便親賜,你入內閣,以閣臣之尊掌西北軍務,位列謝閣老之後!」

竟然是楊一清!

劉健去職之後,滿朝文武都在盯著會有誰遞補入閣,眾多人在王鏊和韓文之間搖擺不定,怎麼也不會想到聖心默定之人,竟然是楊一清!

可他依舊領西北軍務,京中需要閣

老議定之事,以後又當如何決策?

總不能有什麼大事就先給楊一清去封信,再等他回封信說明自己的意思。固原府遠在千里之外,這樣一來一回那還能辦什麼事?

那這不就是一種有名無實嗎?皇帝到底是真要賞,還是假要賞。

這個疑惑,就是楊一清自己也講出來,「陛下,微臣戍守邊疆,難行閣老之職,且邊疆之臣入閣,國史之中未有先例,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早就對內閣的人員結構不滿意了,總共幾人,都是文臣,整個朝廷都是文臣的聲音,臣權之大搞得皇帝都很難受。

所以這是他考慮了很久的決定,是不會輕易收回的。

「朕說了,你是以閣臣之銜掌西北軍務,京中的政務不必你操心,有李閣老、謝閣老和眾位大臣。」

這話說到這裡就會讓人覺得有名無實,但之後風雲突變,「不過,朕和諸位愛卿已經有了決定,往後每年二、三月要擇機商議本年的目標、總結去年成效,值此時節,你要回京共議,無故不得缺席。」

這麼說來,那個時候楊一清的意見也就是閣老的意見了。….

王鏊和韓文面色不變,他們先前心裡一點想法沒有那是騙人的,到底是自己還是另外一人,其實他們自己也想,現在好了,花落別家,不過皇帝的這套手法確實新穎。

因為人說到底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自己手中的差事有什麼難處,肯定是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支援予以解決。所以楊一清所提的建議,大機率就會和邊疆有關。

皇帝繞來繞去,最終的目標還是兩個字——朝堂。

他要解構文臣對於朝堂的把控,使得武將有可以發聲的渠道。確實巧妙。

說起來皇帝也就是十五歲的少年,卻接連不斷的有令人稱絕的政治智慧,實在是不可思議。

而楊一清、豐熙、郭尚坤三人此時也終於明白,皇帝為什麼在意為不為劉大夏求情這件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