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在寧玉春的面前丟擲了兩件大事,這當然重新整理了寧玉春的認知。
無論是修路還是修那運河,為的是解決沃豐道的物流問題——物流這個詞,是傅小官那小子創造的,寧玉春覺得很是形象。
沃豐道修路,當那路網建設成功之後,整個沃豐道的兩百二十縣郡,都將被水泥路給連線在一起。
這當然是好事。
修運河,為的是將商品更快速便捷的輸出,這也是好事。
但這路能修,那運河當真可以?
寧玉春難以相信,畢竟一條小河流要讓它變成能夠通航的大河,這等工程,放眼千年歷史,在任何一個國家可都未曾有過。
但傅小官信誓旦旦的說言希白那廝還當真從工部請來了匠師,已經在開始勘測,可那天量的銀子從哪裡來?
“你這人就是死腦筋,言西白在清州成立了一家航運公司,名為清州船務,已經在沃豐城的四通錢莊掛牌,首批發行股票兩千萬股,當然,發行至今已經五日,僅僅賣出去了三百萬股……”
“我叫他回金陵一趟,在金陵發行四千萬股,哎……這破事,沃豐城這邊我還得去為他站站臺才行啊。”
就在這時候,雲西言屁顛屁顛的跑了進來,他手裡捧著一份公文,一臉喜意的呈到了傅小官的面前,“定安伯,秀水縣的秋收三日前全部結束,這是秀水縣縣令丁宣派人送來的呈報。”
傅小官接過來一瞧,秀水縣種植傅三代的稻種共計兩萬畝,畝產最高八百二十斤,最低七百二十斤,平均畝產七百七十斤!
他頓時大喜,啪啪啪的拍著這份公文,對寧玉春說道:“你瞧瞧,你瞧瞧,若是解決了水源灌溉等問題,整個沃州都種上了傅三代的稻種,這沃州能夠產出多少稻穀來?!”
“雲西言,將秀水縣這糧食產量做成喜報,發至各縣郡,讓沃豐道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
“好咧!”
雲西言歡喜的一溜煙跑了出去,寧玉春卻看著這公文怔怔的出神——
沃州有良田三千六百萬畝啊!
若是這些良田全部都能正常的耕種,都能種上傅三代的稻種,平均畝產七百七十斤,這沃州得產出多少優良的稻穀?
那是兩百七十多億斤啊!
就算這稻穀一斤只賣十二文……攏共就是三個多億的銀子!
好吧,百姓們的口糧留下三分之一,那也是兩個億啊!
沃豐道官府稅賦佔兩成,足足四千萬兩的稅入……這還僅僅是田,還有地呢!
整個虞朝每年的稅入也不過才兩千萬兩,而單單一個沃州的糧食稅入就超過了十三個道的稅入的兩倍!
這麼一算賬,寧玉春愈發的震驚,不行,得將整個沃州的田地盤活了,水庫得修,灌溉渠排水渠也得修!
老子也用沃州的名頭來成立一家公司!
叫什麼好呢?
傅小官那廝不是把他西山的產業稱為西山集團麼?
那就叫沃糧集團!
這名字多麼的高大上!
比言西白那清州船務公司可響亮多了!
如此一想,寧玉春便坐不住了,他大聲一吼:“來人……!”
……
……
沃豐城。
官府在這沃豐城裡張貼了許多的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