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回了傅府,並沒有馬上著手去寫那《國富論》,因為細雨樓的十二月葉無聲此刻正在這裡候著。
“稟少爺,這是水月庵的情報。”
昨日水月庵的不念師太沒有從彗親王府出來,傅小官很想知道她究竟在幹什麼。
接過紙條開啟一看,傅小官皺起了眉頭。
“不念師太於今日午時自盡!”
死了?
她為什麼尋死?
僅僅因為水月庵的暴露?
也或者是因為雨花臺一傢伙被抓捕了十幾個人?
傅小官想了一會,“多派點人給我仔仔細細的搜查水月庵,尤其注意其中是否有往來信件密函。”
“小人領命!”
葉無聲離開了傅府,傅小官又想了數息,按照姬臨春的說法,這不念師太在雨花臺的地位並不低,她那水月庵起的是情報或者命令的傳遞作用,比如去歲刺殺傅小官一事,就是透過水月庵傳達給胭脂樓,然後交給林紅尋了輕風細雨樓的楊七和趙四。
按照計劃,這二人將傅小官綁了之後,是要在卯時初送到崀山之北的一處湖邊的船上,可因為行動失敗,崀山之北的那艘船就一把火燒了,至於最終是要將傅小官送去哪裡?又究竟是誰要綁架傅小官,這事兒也就斷了線索,姬臨春只知道這裡,那船上接手的人是誰她和林紅都不知道。
總之,那事件的背後雨花臺是絕對脫不了干係,所以他請了蘇珏去監視雨花臺。
可今日在蝶儀宮中,他問過了尚貴妃的意見,便決定雨花臺的事他不再插手,因為他承受不了那後果,但虞問道可以。
輕風細雨樓對上雨花臺,這算得上是上京城地下最大的兩個黑幫之間的戰鬥了,當然,五皇子虞問道和四皇子虞問書並不會直接面對面。
傅小官將那紙條丟入火爐,讓春秀取來筆墨紙硯,這才開始寫起了《國富論》。
“人天生、並且永遠,都是自私的生物!”
這是他在這張紙上落筆寫下的第一句話,然後思考了片刻,將這張紙丟入了火爐中。
這個觀點太過尖銳,想來燕北溪和陛下都適應不了。
“什麼是好的經濟方略?一個好的經濟方略就是鼓勵每個人都去創造財富,並因此而形成律法,來保護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
“當每一個人都釋放出追求財富的動力,並在國家的支援下行動起來,他們的財富才能夠得到增長,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國家的經濟才會更加活躍,併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這就是解放生產力!”
“第一篇:論增進勞動生產力的因素。”
“第一章:社會的分工。”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只有社會分工的不同。農人耕種田地產出糧食,工人改良器具增加商品的產量,商人販賣商品讓商品流通,而官員管理國家,保障社會穩定,各行各業能夠有序發展。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當前社會的形態,但這遠遠不夠,因為當前的社會形態限制了人們追求財富的思想,禁錮了人們想要前進的步伐。故,要想經濟繁榮,就目前之形勢,必須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來刺激人們創造財富的激情,讓人們勇於追求財富,而無後顧之憂。”
“……”
“社會分工的細化其最大的作用便是讓勞動生產力得到大幅的提升,運用勞動時的熟練程度、勞動技巧,以及判斷力來增加單位時間裡商品的產出,這便是價值的提升。”
“……”
傅小官洋洋灑灑的寫著,並沉迷其中,沒有注意到董書蘭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董書蘭偏著腦袋看著,越看越心驚,於是那雙秀麗的眉兒便皺了起來,眼裡有諸多疑惑。
“比如服裝的製作,若是將其工序細分,便是設計、選材、備料、裁剪、縫製、包裝。當今之做法,並不重視設計,所以市場所售賣之服裝大同小異。而之後一應工序皆是一人完成,這便是沒有分工。試想,如果有專人選材備料,有專人裁剪,有專人縫製,有專人包裝,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只做單獨的工序,那麼自然熟練,這便是細化,而產生的結果是原本十個人每天只能生產出十件衣服,變成十個人每天能生產出五十件甚至上百件衣服。這就是單位時間商品產出的增加,這多出來的衣服,就是價值的提升。”
董書蘭豁然開朗,想著自己的那處小衣作坊,如果將那些女工按照工序來分開,是不是這每天的產量真的就能成倍的增加呢?
她決定試試,但現在她可沒離開,她想要看看傅小官究竟想要寫個什麼。
“……農業具有其特殊性,不能像工業這般進行細分。但農業的生產效率卻與農具息息相關。目前之農業,生產力極為低下,導致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最終所創造的價值卻最低。如果想要釋放農業勞動力,就必須改良器具來提升效率。比如一畝田需要一個人來耕種,若是有了好的器具,那麼在同樣的時間裡,一個人便能夠耕種兩畝甚至更多的田地。這就是解放生產力,多餘的農人可以上岸,讓他們去從事工業生產,這就是勞動力的轉移,也是經濟活躍的初始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