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歷九年正月初五,雪住,天晴。
傅小官正要出門繼續溜達,卻沒料到燕熙文來了。
“你不是該走了麼?”
“是啊,明日一早啟程。”
“你這是來向我道別?”
燕熙文瞪了傅小官一眼,特麼的應該是你來向我道別好不好!
“爺爺邀請你去府上坐坐。”
傅小官一愣,燕北溪?
這宰相大人邀請自己幹啥?
在朝中與宰相大人倒是見過數面,卻僅僅只有兩次交流。
一次是在御書房解釋賑災方略,另一次是在中書省的衙門裡,燕北溪有意提攜自己,卻被自己所拒絕。
“有啥事?”傅小官驚奇的問道。
“我哪裡知道?或許是因為那篇《虞朝少年說》的文章吧,爺爺將那文章重寫了一份,裱了起來,就掛在我家的中堂之上——我說你小子臉兒也是夠大的,爺爺這麼些年來還是第一次如此重視一篇文章。”
傅小官摸了摸鼻子,笑道:“有沒有朝九晚五給那副字上一柱香蠟?”
“滾……!”
沒法和這廝好好的聊天,你特麼以為自己是聖人呢!
兩人同乘一輛馬車來到了燕府,走下馬車傅小官站定腳步,很是認真的四處打量了一下。
這裡是位於金陵南區西來巷,巷子古舊安靜,巷口立著一塊巨大牌坊,上書西來二字,兩旁是一副對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
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
傅小官揚了揚眉,問道:“這是何人所書?”
“前朝大儒向問風。”
“哦……!”這名字似曾聽過,好像這位大儒還有詩詞文章留於千碑石上。
燕府的牌面比之施府更為宏大。
硃紅的大門前兩尊漢白玉大獅子口含玉珠耀武揚威,在陽光下褶褶生輝。
門楣上燕府二字龍飛鳳舞大氣磅礴。
門前筆直的站著兩名護衛,他們居然穿著明晃晃的盔甲,手持長槍肅然而立。
“這樣也行?”
“先帝之賞賜,燕府可著甲三百人。”
好吧,上京獨此一家,傅小官也只有羨慕的份。
推開那硃紅大門,燕熙文帶著傅小官走了進去,他又四處打量了一下,心裡很歡喜,因為這府邸可沒有自己家的大!
這就有點不要臉了,他那傅府是前朝親王府,在這偌大的上京城也是排在前五的存在,這宰相府邸自然沒法和它相比。
其實這宰相府邸已經很大了,只不過傅小官跟隨燕熙文而行,未能窺見其全貌。
府上很是熱鬧,路上時常有丫環家丁路過,兩旁的院落裡也時常有歡聲笑語傳來。燕熙文未曾解釋,他帶著傅小官穿門過巷,向燕府的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