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事了,伍雲軒不敢拖沓,次日清晨便離開了淮南,前往京都。
而周氏也成功拿下了淮南兩郡的皇上代理權,開始了對田氏糧商的清算。
相應的,自從那一次李東璧在郡守府前大展神威,施展醫術祛毒之後,飛鴻醫館的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
更有不少學徒慕名而來,李東璧也正式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
除了《藥王典》和《純陽經》這兩本上乘功法未曾教導之外,其餘的可謂傾囊相授。
一切都在步入正軌,而淮南也正式入冬。
寒冬臘月,各家各戶,都燒起了火炭禦寒。
而顧北川對一眾富家子弟們的教導,也告一段落。
年關將近,他們是時候回家省親了。
南山居前,以陳楚歌、甄仁義等人為首的江南子弟,正穿戴整齊,向著前方的顧北川行禮作揖。
“恩師,此次一別,學生們約莫年關之後才能返回。”
“還請恩師珍重之!”
“去吧,為師好得很,過完年,早些回來溫習功課便好。”
“恩師講解的詩文,惟妙惟肖,鞭辟入裡,我等受益良多,等過完年關,一定即刻回來。”
“嗯,那便去吧。”
就這樣,江南子弟們正式踏上征程,回到了江南。
只是這才到江南,便有詩會舉行。
而甄仁義、陳楚歌等人都是江南年輕一輩學子當中的佼佼者。
自然也受邀參加。
兩人本想推辭,只等過完年關之後便回南山居跟隨恩師學習。
但奈何五柳先生相邀,他們不得不去。
等到了詩會,五柳先生端坐高臺,臺下則是眾多學子,觥籌交錯,言笑晏晏。
其中有一人,備受推崇。
松山書院教習——水溪先生!
有人會說,區區一個書院教習,怎地會自號先生?
因為,他本是沒什麼名氣的。
只可惜,他教出來一個好徒弟。
江淮兩郡,甚至是整個大乾,最年輕的舉人——顧興文!
顧興文乃江南顧家第二子,年幼時曾拜入松山書院求學,陰差陽錯之下,拜入了水溪門下。
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童生試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