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劉家大宅門> 第一百零四文章 籌建小蓮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文章 籌建小蓮莊 (1 / 2)

自從劉安瀾去世以後,春梅、安泩還小,劉安江自然成了劉家孩子中的老大,何況自已是為人之夫,為人之父,況且阿爹年歲已高,他深知自己對這個家庭責任重大。他經常督促安泩的學習,經常參與阿爹的經營。

那是1885年的秋天,一天,劉安江找父親商量:阿爹,早期買下的地盤至今還閒置著,十分可惜,倒不如把它建成一個園林,待您和姆媽老了以後,在裡面休閒養生,享受晚年。

劉鏞笑道:你的想法很好。阿爹只是個生意人,哪裡知道那些園林建築。要就不搞,要搞就要搞成有特色。搞得不三不四,反遭人笑話。你是個讀書人,知道什麼叫‘詩情畫意’,什麼叫‘意境’,阿爹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你多動動腦子。

安江道:阿爹說得也是。我有一個蘇州好友,專為他人營造園林,不妨請他來一看,先拿出一個整體規劃,大方向確定以後,然後,分期實施。

劉鏞道:那也使得。

劉鏞又道:哎,這地方也有個問題,當時買下這地時,靠南面交界的地是莊家的,三塊銀元鋪滿整塊地他家也不賣。故靠南面開正門是開不出的。不知風水上行不行?

安江笑道:那先請風水先生前來看看,再作道理。

劉鏞道:那也使得。

......

風水先生拿了羅盤左看看右看看。笑著對劉鏞、安江道:此地乃一塊風水寶地。北臨鷓鴣溪,此園建時,南面圍牆、門向北,有風有水,所有財氣全收其中。如果,北面是圍牆,緊臨鷓鴣溪,大門朝南,反而成了‘背水一戰’。

劉鏞、劉安江聽後大喜。

劉安江又特地從蘇州請來了營造師。

營造師在現場看了地形,丈量了實際尺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園林以荷花池為中心,依地形設山理水,形成內外兩園。

內園是一座園中園,處於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仿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之意,鑿池栽芰,疊石成山。山道彎彎,半山蒼松,半山紅楓,楓林松徑,山路迴轉,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園與外園以粉牆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內外園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園以荷池為中心,池廣約十畝,沿池點綴亭臺樓閣,步移景異。每到五月清荷含苞待放,雨中觀之,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荷池南岸主體建築“退修小榭”,臨池而建,主客面對荷池,賞花觀魚,品茶吟詩,豈不是一種享受?此榭的溪曲廊連“養新德齋”,是主人的書房,因院內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廳”。荷池北岸外側為鷓鴣溪,沿溪疊有假山並植矮竹護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東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荷池東岸,建‘七十二鴛鴦樓’,其南側有百年紫藤,似臥龍參天盤卷,枝葉茂密,伸達五曲橋頂,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綵帶懸繞於橋頂,美不勝收。尚有‘紫氣東來’之意。

荷池西岸建較高的建築,每日晨起,可見東方漸漸升起的太陽,曰‘東昇閣’,中西合璧。室內用雕花圓柱裝飾,壁爐取暖,窗的外層用百葉窗遮光,為法式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西岸另建有“淨香詩窟”,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

聽後,劉安江拍手叫絕。道:設想意境深淵,彷彿我已漫步其中。正中我意。

營造師又道:建造過程中,可以再作調正。

安江又道: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在湖州府建有蓮花莊,頗有創意境。吾園,乃有荷池十畝,故園名曰‘小蓮莊’不知如何?

營造師道:倒也使得。‘小’乃謙遜之意,好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