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月看見玉熙帶了樂太醫進屋,有些不知所措地叫了一聲:“曾祖母……”
玉熙見她緊張,柔聲說道:“聽你娘說你身體很差,所以我就叫了樂太醫過來給你看看。”既周淑慎說馨月身體不好,自然是要讓太醫給她好好看看,然後幫她調理下身體了。
樂太醫診完脈,與玉熙說著馨月兩次小產導致身體虧損,又因為鬱結於心沒做好小月子。如今身體很差,不調理好是別想有孩子了。
這些話,樂太醫之前跟她說過。所以馨月雖然難過,但也沒失態。
玉熙說道:“調理好了,應該還能懷孩子吧?”說完,目光銳利地看向樂太醫。
樂太醫點頭道:“郡主還年輕,只要身體調理好了,肯定能有孩子的。”只要馨月放寬心,再配合他好好調理身體,要孩子確實不是難事。
玉熙嗯了一聲到:“你跟珍嬤嬤共同為馨月擬定調理身體的方子。”珍嬤嬤是女子醫學院的學生,也是佟芳的徒弟。出師以後,就頂替佟芳貼身服侍玉熙。
樂太醫跟珍嬤嬤兩人,走出去商議方子的事了。
馨月面色黯然地與玉熙說道:“曾祖母,就算我懷上孩子也保不住的。”她這輩子,可能就沒當孃的命。所以,這次和離後,她也沒想過再嫁人了。
玉熙知道馨月這是有了心裡陰影了:“你之所以落胎,可能原因不僅僅在於你,跟周敏學也有關係。”
馨月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玉熙說道:“我聽說表兄妹結婚因為血緣太近,成親後會對子嗣有礙。你可能就屬於這種情況。”因為有不少嫡親的表兄妹結婚,都生下孩子。所以這話,並沒什麼根據。
馨月聞言目瞪口呆,她還是頭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玉熙看著她傻呆呆的模樣,覺得挺有趣的:“我當年生你小姑祖母的時候難產,差點一屍兩命。雖然最後都活下來了,可是傷了元氣,所有的大夫都說我以後不可能再有子嗣了。”
因為玉熙並不喜歡跟小輩講古,所以這些陳年往事馨月這一輩知道的寥寥無幾。
馨月緊張地問道:“曾祖母,那你後來是怎麼好的?”
玉熙笑了下說道:“我就想沒兒子就沒兒子,女兒一樣可以培養成才。心放寬了,又日日吃藥膳調理身體。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我就將身體養好了。”至於靈藥的事,被玉熙給隱去了。
馨月點了下頭。
鴻琅到乾清宮,一臉羞愧地將馨月的事告訴了啟浩:“祖父,我不知道這事會驚動曾祖母。”
啟浩說道:“無妨。你曾祖母有事做,也不會東想西想了。”以前爹在,他娘心思都在爹的身上。以致爹過世,她娘有事也挺好的。省得沒事可做,又想不開。
鴻琅心頭稍安。
啟浩道:“雖如此,不過你還是需要好好鍛鍊。”這心性太差了,一眼就被人看穿。作為帝王,哪能讓人隨便看透心中所想。
玉熙下旨和離,這對周家人來就如晴天霹靂。周太太,接了懿旨後就暈倒了。
等醒過來以後,周太太立即換了一身衣裳去了康王府找周淑慎。
周淑慎看到周太太,不等她開口就說道:“太后的懿旨,就連皇上都不能違抗。”更不要說她一個孫媳婦了。若是她敢違逆太后的意,皇上第一個不容。
周太太又不傻,哪能不知道此事已經不可更改了:“娘娘,我準備讓敏學回老家去。”經此一事,周敏學是徹底廢了。仕途那是別想了,若繼續留在京城媳婦都娶不上了。
周淑慎也覺得這安排挺好的。周敏學離開了京城,這事就能很快平息下來。
周太太又趁此機會提出,希望能讓大兒子周敏才回京。這樣,家裡也有主事人了。
周淑慎沒有拒絕,只是說道:“這事緩些時候再說。”現在辦這事,鴻琅知道後悔更反感了。
傍晚的時候,鴻琅去了慈寧宮。在路上,他就聽到喜福說馨月已經和離了。
喜福高興地說道:“殿下,是太后娘娘親自下懿旨讓郡主跟周家二爺和離的。”這樣一來,也沒人敢非議此事了。
鴻琅並不意外。以曾祖母這性子,知道這事肯定是要姐姐和離的。
若周敏學不是周淑慎孃家侄子,玉熙就不是讓馨月和離,定還要治周敏學的罪。雲家的姑娘,可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和離是解脫了,但馨月深覺自己丟了家人的臉面。自入住慈寧宮,除了吃飯,其他時間她就窩在屋子裡不出來。
這日用過午膳,見天氣甚好玉熙與她說道:“陪我去御花園走走。”
馨月猶豫了下,還是點頭。曾祖母對她這麼好,這麼一點小小的要求她怎能拒絕。
到了御花園,遇見很多的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