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想想也是。
第二天天沒亮,寧海就起床練劍了。
鴻博站在一旁等他收了劍,說道:“舅舅,怎麼不多睡會?”
寧海笑著道:“我每天都是這個點起來,想睡也睡不著。對了,等用過造反,我就陪著你祖父回鐵家村去。”倒是鐵虎,睡到現在還沒醒。不過老人家能吃能睡精神好,這對是好事。
“舅舅,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吧!”
寧海搖頭道:“不用了,等會我們就回去。你也不用請假了,公事要緊,我等會帶你祖父一起走就是。”
話是這麼說,鴻博還是請了兩天假陪著他們一起回了鐵家村。
天快黑,一行人回到鐵家村。因為早派人通知,他們到村口的時候就見黑壓壓的一群人。
寧海見狀趕緊讓大家回去:“天寒地凍的,別凍壞了,趕緊回去。”
族長見寧海不喜歡這一套,連讓族人都回家去了,然後自己上前見禮。
寧海受了族長的禮,笑著道:“這兒太冷,咱們先進屋。”
進村也沒坐馬車,而是走了進去。一邊走,一邊與族長說道:“記得上次回來路還沒這麼寬,什麼時候拓寬的?”這路很寬,足夠過兩輛馬車了。
族長笑著道:“五年前擴寬的,這事還是鴻博牽的頭。”當然,也是鴻博出錢最多。
進了村裡,寧海笑著說道:“村裡的青磚瓦房比我上次來多了不少。”由此可見,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
族長聽了這話忙說道:“這都是託了伯爺你的福。”
寧海搖頭道:“這哪是託我的福,是託了朝廷的福。”朝廷若是不減免賦稅,老百姓的日子也沒現在這般好了。
其實朝廷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只能保證他們吃飽穿暖。鐵家村比其他村要富裕,其中鴻博出力很多。
深覺馬屁拍再馬蹄上了,族長忙說道:“是、是託了朝廷的福。”
春妮看到寧海跟肖氏,笑容滿面地說道:“奎子、弟妹,外面冷,快進屋烤火。”屋裡,兩大盆的炭火燒得旺旺的。
族長見狀,識趣地帶著里長跟村裡的幾個長老回去了。
寧海看了一眼屋舍,說道:“房子大了很多。”當日他們的房子,只有四間屋。如今,有二十來間了。
鴻博道:“舅舅放心,左鄰右舍都是主動搬走的,並沒有強迫他們。我也給了他們每家六十兩銀子的補償。”地是由村裡劃撥的,木料可以去山上砍。有六十兩銀子補償,足夠這些人家蓋一棟青磚大瓦房了。
寧海這才點頭。
聽到族長說想擺流水席,寧海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結果鐵虎這會腦子不糊塗了,揚聲說道:“擺,我兒榮歸故里哪能不擺宴慶賀。擺,一定要擺。”
這些年讓鐵虎一直為他擔驚受怕,寧海很是愧疚。見他執意要擺流水席,也就同意了。左右也花不了幾個錢,就當是哄下老人家開心了。
流水席擺了三天,附近的村民都過來吃酒席,很是熱鬧。
三天的流水席過後,就是各路人馬來拜訪。這日鎮長來拜訪,寧海不願見。若是誰都見,他這個年也別過了。
肖氏看著他不耐煩的樣子,笑著說道:“鄉下地方,這種事尋常。”寧海不僅是安陽伯,更是當今皇帝的舅公。寧海不見他們沒關係,這些官員哪敢不來拜會。
寧海說道:“原本是想回來好好過個年,卻沒想到不得安寧。”可想而知,過年時這些人也會跑來拜年了。
“左右就這段時間,你忍一忍,等出完元宵我們就回京去。”
寧海說道:“出完元宵還是冷得很,得開春後了。”
說完,寧海又道:“我打算等開春後,帶你去石屋看呢!”他在山上,可是足足呆了五年。當時覺得很苦,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幸運。躲在山上,遠離了一切的紛爭,讓他能安安心心地跟著鐵虎學功夫。
肖氏對那石屋一點興趣都沒有:“入春你的舊傷又要復發了,還是早些回京的好。”京城名醫那麼多,就算除不了根也能控制,而不會讓其繼續惡化下去。
寧海嗯了一聲道:“三月初我們就走。”
肖氏點頭,然後問道:“老爺,你看這次我們要不到帶爹一起回京?”丈夫孝順,接了老頭子進京也能好好盡孝。
寧海搖頭道:“爹年歲大了,不宜長途奔波。而且爹也說了,這次回來就不走了。他以後就在這裡養老,直到老去。”人老了就不喜挪窩,對他們來說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窩裡。
肖氏忙說道:“爹身體健朗著,一定能活到一百歲的。”
寧海神色有些黯然,說道:“我也希望他老人家能長命百歲。”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