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一直到慶陽公主下葬,秋氏才知道喬家一家四口全都沒了。
秋氏阿彌陀佛了一聲,說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年就因為和壽的惡念,讓他們國公府死了那麼多人,損失了那麼多的錢財。如今,這個報應終於來了。
李媽媽見狀,將下面的話給咽回去了。現在外面的人都在非議,說慶陽公主跟駙馬等人的死是敬王妃還有國公府幹的。這話,還是不要跟老夫人說了:“老夫人說的是。”當即轉移了話題,說道要我說,還是咱家的四姑娘心善。救了那麼多的孩子,可是大功德一件了。”
秋氏轉動著手裡的佛珠,說道:“是了,這孩子自小就心善。”不僅心善,還讓人心疼。
李媽媽笑著道:“姑娘肯定是受了夫人的影響了。”這話可不是恭維秋氏,而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李媽媽沒覺得玉熙有多心善,不過是個知道恩義的。想當年,她開始還防備過四姑娘,後面見四姑娘對自家夫人確實是一片赤誠之心,她才鬆了一口氣。
秋氏放下手裡的佛珠,說道:“說起來,這孩子去西北快兩年了吧!也不知道現在好不好。”
李媽媽笑著說道:“夫人放心,四姑娘肯定過得好。”姑爺那般看重,不好也好了。像李媽媽這種有閱歷的人,並不認為錦衣玉食就是好的,而是要夫妻同心這日子才過得舒坦。
秋氏將佛珠放下,說道:“再有幾天,建業就要去西北了。”韓建業原本七月下旬就要走,可秋氏不答應。說大熱天趕路容易中暑,堅持要韓建業到九月份再走。
李媽媽安撫道:“夫人,二老爺去了西北,也有四姑娘照應著,不會有事的。再者,四姑爺打仗那麼厲害,以後肯定不會再出現開春時的事了。”
秋氏咳了一聲,說道:“記得當年我娘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我現在算是明白我娘這話了。”說起來,她都已經快二十年沒見親爹了,連容貌都模糊了。
慶陽公主死了,玉辰作為侄媳婦,也跟著敬王去了公主府給慶陽公主上香。
跪在地上燒紙的和壽死死地盯著玉辰,若是眼神能殺死人,玉辰肯定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玉辰上了香,朝著和壽說道:“表妹,請節哀。”那一臉悲痛的樣子,好像跟和壽感同身受。
敬王看著和壽仿若要吃了玉辰的眼神很是不喜,上完香就帶著玉辰回去了。在馬車上,敬王說道:“等出殯的時候再過來一趟,其他時候就不要來了。”
玉辰一臉委屈地說道:“我知道表妹說是我害死的姑母,我跟姑母又沒仇怨,真不明白表妹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
敬王一臉心疼地說道:“別理她,她現在就是個瘋子,逮誰咬誰。等姑母出殯以後,她就再出不了東宮。所以,你不用將她放在心上。”敬王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和壽。以前性子跋扈驕橫,後來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堂堂一個縣主竟然去行商賈之事做起了生意。最後還弄出一個什麼開了慧眼這烏七八糟的事,就她這品性也能開慧眼,那天底下能開慧眼的人可就多了。當然,對於和壽救了他九哥的事,敬王沒感激,反而覺得和壽異常邪門。
回了王府沒多會,敬王又被太子叫去商議國事了。玉辰送了敬王到院門口,敬王走後,她就折回屋裡了。
桂嬤嬤壓低聲音說道:“王妃,你說,慶陽公主真的是病死的嗎?”喬錳的死是玉辰布的局,但慶陽公主的死跟玉辰真沒半點關係。慶陽公主再多的不是,玉辰也不敢痛下殺手。要不然,謀害皇族中人,一旦被抓了把柄就是敬王也護不住她。
玉辰皺著眉頭說道:“若說是病死的,也太巧了。可若不是病死的,可仵作跟醫女都查不出一點問題出來。”這事,玉辰也覺得蹊蹺。
桂嬤嬤說道:“王妃,你說會不會是國公爺……”就他們掌握的訊息推斷,喬錳的兒子十有**是國公爺下的手。公主的死,桂嬤嬤猜測可能也是國公爺下的手。
玉辰搖頭說道:“這事就到此為止,不要再插手了。沒了慶陽公主做後盾,和壽連只紙老虎都算不上。”什麼開了慧眼,什麼可以預知風險。連自己的至親血脈大難臨頭都預知不到,要是太子再相信她有預知能力,那才是笑話了。
桂嬤嬤卻覺得,還是要斬草除根比較好:“留下和壽縣主,總歸是一個禍害。”和壽現在認定自家主子是殺死她家人的兇手,若是不除掉,萬一哪日有地方疏漏被她鑽了空子,後果不堪設想。按照桂嬤嬤的想法,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