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辰將敬王伸出的手握在手心,柔聲說道:“琰兒跟暇兒我會照顧好的,家裡的事你不用擔心。”在敬王面前,玉辰可是一個溫柔賢淑,時刻記掛這丈夫的好妻子。
等敬王走後,玉辰才問道:“去問問,朝堂又發生什麼事了?”睡個覺都不安穩,也不知道是什麼重要的事。
很快就得了訊息,桂嬤嬤說道:“夫人,是雲擎的摺子到了。雲擎派人到太原買糧食,糧食被盜匪劫了。雲擎派出六百精兵去追回糧食,宋國舅說要治雲擎不得調令擅自出兵的重罪。”
玉辰現在一聽宋太后跟宋家就厭煩,不過朝堂的事她也不會在人前發表意見:“怎麼現在的盜匪如此猖狂?”盜匪搶走軍糧,雲擎派兵去追回糧草並不算錯。可這些盜匪連西北軍的糧草都敢劫,這可就有問題了,而且是大問題。
桂嬤嬤也有些憂心,說道:“是呀!西北盜匪橫行,沒想到山西那也一樣。長此以往,定然會危機江山社稷。”若是玉熙在這裡肯定會說,不用等將來,如今已經是一大害了。
玉辰卻是說道:“玉熙說今年會有乾旱,果然是隨口說的。”到現在為止,都是風調雨順,哪裡來的旱災。
桂嬤嬤說道:“沒旱災,是好事。”若真有旱災,那四姑奶奶肯定沒安生日子過了。以自家王妃對四姑奶奶的情誼,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桂嬤嬤覺得玉熙還是平平安安的好。
玉辰很贊同這話:“確實是好事。”一旦有天災,到時候朝廷又得焦頭爛額,王爺更要忙得不可開交。到時候,一月都見不到人了。
桂嬤嬤提起了侍琴之前說的話:“皇上的聖旨已經發下去了,就是不知道四姑奶奶會想什麼法子避開了。”皇帝的聖旨,跟太后下的懿旨可不一樣。敢違抗聖旨,那可是誅族的罪。雖然皇帝沒有什麼實權,但只要抓了把柄,宋國舅可就有的放矢了。
玉辰倒不擔心,說道:“這事,玉熙會解決的。”山高皇帝遠,找個好的理由避過去。不過這個只是權宜之計,要想個斷根的法子,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韓建明比玉辰還早得到訊息,他對雲擎派兵去追回軍糧這事倒不擔心。派人去追回被劫走的糧食,說到哪裡都沒錯,就算宋國舅糾著也沒有用,皇帝不可能因為這事就治雲擎的罪。
趙先生說道:“雲將軍派兵這事倒不擔心,我擔心的是紀玄。還沒開始剿匪,就上摺子要軍餉,一開口就是百萬。朝廷哪裡有這麼多錢撥付下去。”這紀玄太危險了,一個不小心西北就要出現動亂了。
韓建明說道:“看朝廷如何處置這件事吧!”
對於雲擎派兵追回糧食這件事,只宋國舅主張嚴懲雲擎,於相保持沉默,而皇帝也不想深究,所以最後皇帝下了聖旨申斥了雲擎一頓,申斥,對雲擎來說無痛無癢的。
於相平日在朝堂,神色都是一個樣,讓人看不出他的深淺,今日也一樣。不過等回到家,於相露出凝重的神情:“西北,怕是要亂了。”
於大老爺對此也不意外,說道:“爹,紀玄不僅私自增添賦稅,橫徵暴斂,還買賣官職,私底下開採礦石。”張文傑是於老相爺的門人,所以對西北的情況,於家人比皇帝還清楚。對於西北會亂,其實於家的人都很清楚,那只是早晚的事情。
於相搖頭說道:“我並不擔心紀玄。”紀玄不是一個能成事的人,要不然他也不會放任紀玄在西北為所欲為,而不插手。
於大老爺立即明白過來,說道:“爹是擔心雲擎?可爹之前不是說雲擎不個沒野心且只懂打仗不擅籌謀,並不什麼危害的人?”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扶持雲擎當上榆城的大將軍。
於相眼中透露出銳利的眼神,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以前雲擎是沒野心,可是現在卻未必。若是雲擎沒有野心,就不會弄出那麼多的事來了。人心易變,只是沒想到竟然變得這麼快。
說想這裡,於相搖頭說道:“是我太小瞧了韓氏這個女人了。”他沒想到韓氏對雲擎的影響竟然這般大,大到可以改變雲擎行事方式。雲擎跟紀玄可不一樣,雲擎手握重兵,一旦滋生了野心,後果不堪設想。到那時,沒誰能控制得住局面,他也一樣。
於大老爺問道:“爹,皇上已經下了聖旨,韓氏馬上就要回京了。”只要韓氏回京,也就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脅。
於相說道:“靜觀其變吧!”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