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道門當世> 第九十七章 茅山九霄萬福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七章 茅山九霄萬福宮 (1 / 3)

第九十七章茅山九霄萬福宮

過了句容縣,薛振鍔與李玄感折向南方,一路加緊行程,待日暮時分便到了茅山腳下。

這茅山原名句曲山,名如其形。待三茅在此開宗立派,這才被當地百姓稱做三茅山,久而久之就成了茅山。

進得茅山之中,三里一碑亭,五里一牌坊,周遭山峰之上宮觀遍佈,直看得薛振鍔咋舌不已。心道到底是道家名門,這上清派果然不是尋常門派可比。

只粗略估算,這山上道士最起碼要上千。

“師弟以為我茅山如何?”

“無愧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道士日常誦《衛靈咒》言:華陽境天、地肺名山。

這茅山既名為地肺山,自然靈氣充盈,自秦漢之時便是方術士修行之地。

薛振鍔仗著神仙骨略略感知,便知此地靈機濃郁遠甚外界。內中魔炁竟生生比外界少了半數!

有如此洞天福地,只怕上清派修士的修為遠超別派修士!

薛振鍔讚歎過後,忍不住問道:“道兄可知這茅山有多少宮觀,又有多少道士?”

李玄感傲然道:“茅山原本三宮五觀七十二庵,只是宋末之時天地有變,再是洞天福地又如何支撐得了這般多的修行之士?是以先代掌教廢了七十二庵堂,將茅山分作上下,上者三宮五觀,下者七十二庵。

下茅山七十二庵陸續離山,散佈神州四處開枝散葉。而今這茅山之上只餘三宮五觀。”

三宮五觀,三宮指的是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崇禧萬壽宮,五觀說的是幹元觀、玉晨觀、白雲觀、德佑觀、仁佑觀。

巔峰時期,茅山上宮闕無數,房舍五千餘間。便是如今也有房舍兩千餘,火工居士、道士兩千餘,真修近二百!

薛振鍔暗暗咋舌,單是上茅便有真修近二百,算上下茅豈不是還要翻番?掌門真人向求真若在此間,只怕定會被刺激得發狂。

太欺負人了!

果然上清這等名門大派不是真武這般縫合怪可比的。上清如此底蘊,那正一、靈寶又是何等威風?

薛振鍔沉默前行,沿途不斷遇到下山香客,略略盤算,行山路不過一刻光景,一路上竟遇到百多號香客。嘖!這般算來,這茅山每日香客保守估計也得有個三、五千!

薛振鍔還算估算少了,平日裡茅山香客三、五千只是尋常,趕上節日,奉香還願者摩肩擦踵,足有上萬之多!

修行講究財侶法地,茅山得天獨厚,地處江南富庶之地,又傳承久遠,加之本就是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在此地修行起來真是事半功倍。

饒是以薛振鍔的心性,這會子也難免生出嫉妒之意。

進得山門,便見九霄萬福宮坐北面南,宮闕綿延。李玄感簡略介紹,薛振鍔才知九霄萬福宮何等廣闊。

這九霄萬福宮中有藏經、聖師二閣樓,太元、高真、二聖、靈官、龍王五殿堂,毓祥、繞秀、恰雲、種壁、禮真、儀鵠六道院。單此地便有道士三百餘。

三進的武當紫霄宮原本還算廣闊,可與九霄萬福宮一比頓時小巫見大巫。

薛振鍔進得太元殿,其後便有碑亭分列左右,起先只是記錄上清派道藏經典,待後續碑亭,徑直鐫刻了雲篆天書。

薛振鍔倒吸一口冷氣,駐足觀望,碑亭四座,每座鐫刻百餘字,這般算來上清派真就掌握了三百餘雲篆天書。

李玄感也不催促,待薛振鍔觀量半晌,這才開口笑道:“師弟莫要看了,此為雲篆天書,乃上清不傳之秘。便是門中真修能識得此文者,也不過十之一、二。”

薛振鍔含混點頭,目光迅速將碑亭掃了一遍,心中頓時瞭然。除去重複者,餘下的雲篆剩下不過百餘字。如此一來,待會子與上清萬真人商談倒是有了幾分底氣。

又連過兩大殿,待進得高真殿,便見一干真修道人分列左右,神情肅穆。李玄感讓薛振鍔稍待,提了衣袍入內稟報,不片刻出得大殿將其接引入內。

刻下暮色四合,大殿之內燈火通明,大茅真君神像前煙火繚繞,一道人長身玉立,手捧拂塵,身披法袍。

李玄感上前恭敬稽首:“真人,弟子已將真武薛振鍔請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