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見秀本來不是問這個,她來了半天了,早見呂婉和朱從之神色有些不尋常,此刻發問是想問呂婉和朱從之的關係,但是呂婉這樣回答,她又不好刨根問底,轉頭看向張三和明月這一對桌上最小的,說道:“當日我愛鳥慘死,一時情急才出手,你們兩個小傢伙不要生我氣啊。”
張三沒說話,明月把小鼻子一哼,“鳥死就要人償命麼?當日我和三哥不跑,是不是就被你殺死了。”
“明月!”朱從之帶著三分威嚴氣氛勸阻的喊了一聲。
明月撂下碗筷,走了。
“她吃飽了,咱大家接著吃。”朱從之數度強扭氣氛,但終是無果,後來的飯總不如先前好吃。
這場晚宴不知是不是給李大帥壯了行,第二天十萬大軍就出了上虞城,浩浩蕩蕩殺往新昌,和鄒普勝會獵於四明山下。
龍鳳軍現作為斥候營,任務簡單,負責的只是監督寧海方向敵軍,還有把這邊前線戰報不斷傳往金陵和相鄰府城。
朱從之隨軍去了前線,身邊少不了許江樓護駕,呂婉和峨眉那兩秀也跟去了,就留張三和明月坐鎮上虞,統籌發放和接收各路訊息。
戰事一開始就陷入了膠著,鄒普勝在四明山下按地勢擺了一個“七殺陣”,這時人們也猜到了鄒普勝為何棄城不守,他本來擅長的就是奇門遁甲,弄些玄門戰術,守城攻堅都不是他所長。
李大猷並非不知,但是不管什麼玄虛,野戰總好過攻城,因為攻城那都是用人堆起來的,而且,用的都是自己的人。
張三沒見到七殺陣,也不知到底什麼樣,但是整整十天,李大猷都沒破陣,而且據許江樓的訊息,要不是李大猷統兵有方,練兵有道,將士們各個殊死賣命,只怕已經敗了。
雖然這場戰事和張三並沒有太大切身利益關係,但畢竟他是金陵王這邊的人,還是打心眼裡希望己方取勝的,各路往來訊息不少,但是明月在這方面是行家裡手,有她相助,張三不用擔心,更多的時間都用來練功。
盜門也有信傳來,是田伯光寫的,也有吳青和葉眉的問候,吳青的他相信,葉師孃的關心就不怎麼靠譜了,師傅現在糊里糊塗的,估計她八成又和徐輝打的火熱了。
信上內容很多,對於上次張三隱晦提出的事情,田伯光表示明白,說自從上次天牢事件後,他就幡然悔悟了,以後要用魅力服女,不再用藥偷人。
盜門現在很安靜,處於半封山狀態,向來遭逢亂世,盜門都是明哲保身的,不參與,不得罪,對於張三這個個例,楚門主另有囑咐,世事安定之前,張三不得以盜門名義行事,一切僅代表個人,同時也對張三在朝拜會預選賽取得輕功天下第一這事予以了表揚,讓他有機會回門中和師兄弟們傳授心得。
“會回去的。”張三在心裡默唸,每次出來久了,他都會想念雲蒙山,那裡除了美女不多之外,別的都是極好的。
前線戰事一僵持,就是武林高手出手的時刻了,雙方相互刺殺守將,襲營,放火燒糧草,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朱從簡負責這邊的糧草就被對方燒了一次,氣得火冒三丈,非要燒還一次不可,他原來是大王子,現在是太子爺,身邊聚攏的江湖好手不少,幾次偷襲,還真的被他搞中一次,雖然燒得不多,但是也當大功一件報了上去,至於他自己被燒的,自然是隱匿了。
訊息源源不斷傳來,又都振翅飛走,幾乎每一封情報裡都有著數字,是士兵傷亡的統計,以前在張三看來,殺一個人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但是在這兩軍陣前,死亡只是個數字,讓張三深切體會了“寧為盛世狗,不做亂世人。”這句話的含義。
雙方都有消耗,但是鄒普勝那邊仗著陣法之利,傷亡明顯小些,寧海張定邊也在蠢蠢欲動,形勢漸漸往不利的方向發展。
在八月中秋的前四天,張三接到了朱從之密函,邀他速去前線。